今日:2019年03月20日
往期报纸检索
分类检索
回忆我的父亲

    □ 张铁强

    父亲离开我们虽然已有二十多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和在田间劳作时的场景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每每此时,我都情不自已,泪眼模糊,仿佛又回到那艰难困苦的岁月……

    从记事起,父亲、母亲和好多村民一起去村边的空地集合,等着村干部布置去哪儿干活。哨子一吹,人们便开始干活去了:有的除草、有的择苗、有的浇地……而孩子们便在地边玩。到中午一块散活,由村干部记分。这样每天周而复始,到收获的季节,由村干部核算出分,分东西:有小麦、玉米、地瓜、小甜瓜等。我们家兄弟姊妹多,根本不够吃的。窝头、咸菜和稀饭的生活,经历了很长时间,现在想来却也艰苦而有乐趣。

    父亲除了在生产队做工以外,还买了两个大篓筐,绑在自行车上,晚上,顶着月光,到百里以外的德州去买进两筐葡萄。早起赶回,然后,去我们当地的集市上叫卖,有时也能赚两三块钱,以贴补家用。尽管钱不多,但全家人都很高兴。记得有一次,父亲购进了葡萄,我们几个每人尝了两颗,那高兴劲儿就别提了,吃到嘴里,甜到心里,现在想起来,还历历在目。

    农村实行土地承包到户政策后,父亲曾每年在自家责任田种一片西瓜,直到过世。我经常跟着父亲在西瓜地里干活,压蔓、打岔、浇水、施肥。忙得有时中午饭都不去吃。等到西瓜成熟的季节,在地边搭一个窝棚,看守西瓜。父亲带着我一块在地里说话、睡觉,有时在月光下,父亲和我一边沐浴着夏天的凉风,一边说着可能的收成,慢慢进入梦乡……西瓜成熟了,父亲便带着我用小牛车装满西瓜,盖上绿绿的瓜蔓,到邻近的村庄或集市上叫卖。收获的滋味是那么快乐,父亲也笑在脸上,喜在心里,那时感觉和父亲的心是紧紧地贴在一起。

    父亲不仅是个劳动好手,还是乐于助人的热心人,在那艰难困苦的岁月,农家的好多活计都是自己完成的:自行车漏气了、柴油机不转了、小拉车坏了、房屋漏水了,甚至盖房子这样的大活,都能自己干,而且干得很好,井井有条,漂漂亮亮。记得父亲领着我们去地里先浇上水,然后和泥脱坯、晾晒。等土坯晒干后,大坯用来垒院墙,修偏房,小坯装到土窑里,用柴草烧,烧出来坚固,用在正房上,能够久经风雨。正因为这样,父亲在本村及邻村都有较好的口碑,谁家有修房盖屋、婚丧嫁娶等自己不能完成的大事时,都喊上我的父亲去帮忙,父亲也不管自己有多忙,放下自家的活计,欣然前往。

    这就是我的父亲,我思念的父亲。

分享到:
河北法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转载 
网址:http://www.hbfzb.com 数字报广告咨询
Copyright@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Server Form :河北法治报社 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