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17年03月29日
往期报纸检索
分类检索
一起案件几经周折圆满执结,申请执行人家属感激之余一次送来五面锦旗,她说——
“我要感谢每一位法官”

    □ 本报通讯员 王敬

    本报记者     陈兆扬

    “我们的案子几经周折终于执结,多亏了法官的公正审理和快速执行,我们才拿回了赔偿款。我要感谢办理案子的每一位法官!”近日,申请执行人张某的爱人刘某手捧五面鲜艳的锦旗来到黄骅市人民法院,分别将锦旗送给负责案件审理和执行的5名法官。

    那是2000年,张某到某面粉厂打工,负责打扫卫生。次年1月,张某在被抽调帮忙搬运面粉的过程中,从运输车上摔下来,导致颅脑损伤、胸部外伤,住院治疗129天。

    事故发生后,刘某多次找面粉厂协商,也找过村里和乡政府帮忙协调,但均未果,只得申请仲裁确认劳动关系。仲裁结果出来后,面粉厂却认为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仲裁结果系在己方缺席的情况下做出,不予认可,并向黄骅法院起诉请求撤销仲裁决定。同年9月,黄骅法院经审理,依法确认面粉厂与张某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经历了面粉厂上诉、二审维持原判后,张某到劳动部门确认工伤时被认定超期,只好提起行政诉讼。历经波折,他的伤情最终在2012年8月被认定为工伤,后经省市两次劳动能力鉴定确定为八级伤残。据此,张某就自己的损失诉至法院。

    黄骅法院于2014年11月判决面粉厂赔付张某各项损失共计16.5万余元,双方解除劳动关系,终止工伤保险待遇。同时,张某还就受伤前三个月的工资3000元进行了诉讼,黄骅法院依法判决支持了张某的诉求。可判决生效后,面粉厂却拒绝履行法定义务。2015年6月,刘某代张某向法院申请执行。

    黄骅法院开通执行“绿色通道”,执行法官第一时间与审理法官进行沟通,详细了解案件情况,并对被执行人面粉厂及其负责人的财产进行清查。通过对存款、房产、车辆等信息进行查询,执行法官发现被执行人名下并无可供执行的财产。

    刘某得知这一信息后,情绪异常激动。对此,执行法官一边竭尽全力安抚刘某,一边对被执行人的所有账户实施网上监控。两个月后,被执行人账户转入了12万余元,执行法官立即予以冻结,同时联络到面粉厂负责人。但该负责人却坚称没钱,并说愿以面粉抵顶赔偿款。这时,刘某提供线索称面粉厂仍偶尔经营,执行法官立即向领导汇报,并对面粉厂进行了全面搜查。最终,执行法官从厂内财务室搜出现金4.2万元。

    本以为案子到此有了终点,但张某却在2015年初病情突然加剧,再次申请了伤残鉴定,并最终被鉴定为六级伤残。张某又一次起诉,要求面粉厂赔偿差额补助等损失。黄骅法院审理后,依法判处面粉厂赔偿张某伤残、医疗、就业差额等各项损失共计12.7万余元。在历经一审、二审判决生效后,今年2月,张某就差额损失再次申请执行。

    面粉厂的经济状况本就不容乐观,再次执行无疑更加大了难度。为了让刘某一家尽快拿到赔偿款,执行法官从情理法角度出发,反复与被执行人沟通释法,让其设身处地考虑张某一家的困难。通过不懈的努力,面粉厂最终同意和解,并立即给付了案件执行款。从立案到执结,这次仅仅用了十几天。

分享到:
河北法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转载 
网址:http://www.hbfzb.com 数字报广告咨询
Copyright@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Server Form :河北法治报社 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