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13年10月09日
往期报纸检索
分类检索
警惕
高息诱惑的陷阱

  三分、五分甚至更高的利息吸收存款,让不少人眼热心动,纷纷拿出毕生积蓄,甚至不惜向周围亲朋好友筹集来“投资”,殊不知,这其中经常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近期,张家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管理中心在对全市法院案件数据进行监测中发现,该市涉及民间借款纠纷类案件急剧增多,不少受害人因为受惑于高利息,在借款人“跑路”后血本无归。对此,该院提醒,要警惕高利诱惑下的陷阱。

  该院审判管理中心相关人介绍,根据梳理案件以及结合其他地方已有经验判断,这突然增多的民间借贷群体案,并不是孤立案件,而是因民间融资资金链条断裂而引发的影响全市社会稳定的群体案。经过跟踪调查,该市法院以“维护社会稳定第一,积极稳妥处理案件”的思路,妥善处理了一批案件,但仍有部分案件的借款人因资不抵债“跑路”,让不少人血本无归。

  据介绍,近期,该市某县法院自受理了以李某父子、家人为被告的第一起民间借贷案件后,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接连受理了涉及李某的案件70余件,标的额1100余万元。法院受理后,第一时间查封了李某的选矿场,冻结了其银行账户。审理中审判人员发现这家选矿场注册时只是个体工商户,但短短几年对外借贷金额竟然高达1000多万元。由于市场行情不景气,经营困难的李某父子拆了东墙补西墙,渐渐不能支撑,于是携全家五口“跑路”。

  针对案情,该县法院及时向当地政府及公安部门反映,并通过公告的方式向李某父子送达法律文书,公开审理了此案并及时作出判决,以求尽可能地减少受害人的损失。这些原告绝大多数是出于李某三分、四分、五分甚至更高的利息诱惑而借钱,没有考虑到李某“跑路”后,不仅高利泡了汤,连自己省吃俭用的本钱也没了着落。

  王浩 白玉军

分享到:
河北法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转载 
网址:http://www.hbfzb.com 数字报广告咨询
Copyright@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Server Form :河北法治报社 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