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19年02月22日
往期报纸检索
分类检索
冬日里的菜根香

    □ 刘兰根

    小时,入冬以后,母亲把从地里收回的大白菜放在北墙根下晾晒些天,等到上冻后,把大白菜埋在院子里的土坑内,盖上玉米秸,然后再根据温度变化盖上塑料布,上面再盖上一层土,即使是大雪天,白菜也不会冻坏。

    那时故乡的冬天寒冷而漫长,西北风刮得“嗖嗖”的,吹在脸上生疼。那时候没有菜店,集市上的菜很少又特别贵,如果家里不是要办事待客,平常是没人买菜吃的。整个冬天,就是以吃大白菜为主,偶尔会来个小葱拌豆腐,听到门外的梆子声,母亲端了小盆的黄豆去换豆腐,换回来白白嫩嫩的两块豆腐,舍不得用油炒,母亲把豆腐用筷子搅碎,加入葱末、盐和香油,就饭吃。我们一边吃一边听母亲唠叨:“这豆腐可真贵啊,那么多黄豆才换这么点豆腐。”此后好长时间,母亲也不换豆腐了。

    腌菜缸里有腌好的白菜疙瘩,吃起来很筋道,平时切菜剩下的白菜疙瘩,母亲也会随时扔到腌菜缸里。这样,一年四季,都能吃到腌白菜疙瘩。白菜心主要是凉拌,有时是糖醋,但是就干粮并不好,要是吃窝头就糖醋白菜心,不但窝头吃不下去,还很费白菜心和糖醋。就窝头最好的菜是红辣椒炖白菜帮。在炉子上的铁锅里咕嘟到白菜帮软烂,锅里出现了小半锅汤,这时,母亲把和好的面糊倒进去搅动,这菜吃起来又辣又香。

    到年底,母亲忙着蒸干粮,平时少见的馒头、枣花、糖包都会有,但是不能顿顿吃,要“掺着吃”。还要蒸些粗粮干粮,母亲把玉米面掺入少许白面和好发酵,揣上枣,蒸成窝头,香香甜甜的,很好吃。

    蒸菜团子,母亲最拿手,皮薄馅大。母亲把大白菜剁碎,加入炼好的猪油、煸过的五花肉、酱,再加入姜末、葱末、炒好压碎的花椒末、盐、香油拌馅,用发好的玉米面、白面团做皮,包成团子,捧在手里一点一点捏,直到全部捏紧,再揉成圆形,直接放到蒸屉上。灶膛的柴火燃烧约半小时,香味飘出来,母亲不急于掀开锅,说要“烀一会儿”,几分钟后,总是会在我们的催促下掀开锅,金黄的团子亮亮的,轻轻捧起一个,外皮松软,咬一口,菜汁四溢,满口生香。

    有时候,母亲会烫一些晒好的干茴香,碧绿碧绿的,也要放入一些肥肉才好吃。

    捧一个菜团子,坐在北屋门前的门台上,太阳暖暖地照下来,身上暖暖和和,边吃边看屋檐下的几只麻雀飞来飞去,在菜团子的香气中,期待着年的来临,幸福的滋味就是这么简单。

    (作者单位:衡水市冀州区人民检察院)

分享到:
河北法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转载 
网址:http://www.hbfzb.com 数字报广告咨询
Copyright@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Server Form :河北法治报社 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