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16年05月13日
往期报纸检索
分类检索
沧州两年调解医患纠纷220余件

    本报讯 (记者 陈兆扬)青县患者王某就诊于沧州某三甲医院耳鼻喉科,术后复苏期间突发病变,经抢救无效死亡。死者家属聚集众亲友堵在医院闹事,并多次上访。沧州市医调委今年4月接案后,立即召开案情分析会、专家论证会,确定纠纷焦点,通过专职调解员、医学专家和特邀调解员多方联手,促使医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患方家属得到了合理赔偿,一起激化的医疗纠纷得以平息。沧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安伟华为此批示:“医调委在化解医患纠纷矛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要认真总结。”

    近年来,在沧州市部分医院,医患纠纷时有发生。一些患者家属的过激行为,不仅严重影响了医院的正常医疗秩序,而且影响了党委、政府的正常办公环境。针对这一现状,沧州市于2014年4月成立了一个独立于医院、患者之外的第三方调解机构——医调委,专门受理市区公立医院与患者之间的医疗纠纷。医调委不收取任何一方的费用,其经费主要由财政负担。

    沧州市医调委主任贾光温告诉记者,只要医院和患方都同意调解,在医调委填写好调解申请,就可以进入调解程序。如在调解过程中患方有法律疑问,医调委还可提供免费的法律援助。而对于受理的案件,规定一般在15个工作日内调结,个别调解不成功的则引导当事人走合法程序。

    2014年11月16日,患者王某因腹胀入住市区某医院,其间实施肿物切除手术,术后出现脑栓塞症状。家属怀疑院方存在过错,要求院方赔偿53万余元。随着纠纷不断升级,患方家属聚集多人冲击院长办公室,扰乱了医院秩序,公安机关一天三次出警维持秩序。事发当天,沧州市医调委选派骨干调解员赶到纠纷现场,调解员与医患双方单独约谈,就索赔金额的项目和责任划分进行分析。在把握了医患双方的真实意图后,安排双方面对面交谈,最终达成赔偿6.2万元的调解协议。持续了一个多月的纠纷,仅用3个小时就得到了化解。

    由于医疗纠纷调解专业性很强,从接案、调查、取证、鉴定,到调解、赔付、结案,都离不开医学、法律、医疗护理、人民调解等专业知识,对此,沧州市医调委建立了由12名专职调解员、60余名兼职调解员及医学专家、法学专家构成的专家团队。专家团队专业水平高,公道正派,医调委的公信力因此大大提高。

    沧州市医调委成立短短两年,便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市医调委接待立案医疗纠纷案件245件,调解结案226件,结案率达80%以上。

分享到:
河北法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转载 
网址:http://www.hbfzb.com 数字报广告咨询
Copyright@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Server Form :河北法治报社 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