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通讯员 田春雷 赵媛
核心提示
一处普通低矮的平房,一个老旧铝制的饭盒,一位年逾六旬满头白发的老太,这些居然是贩毒窝点和毒贩。张家口警方调查后发现,老太的儿子是一名吸毒人员,被公安机关强制戒毒时留下话,让母亲卖掉家中留存的毒品以补贴家用和供孙子上大学,于是,老太将毒品卖给了儿子昔日的毒友,不想被警方抓获。
跟踪瘾君子发现毒窝
2015年1月21日10时许,张家口市公安局桥西分局明德北派出所民警在辖区西沙河附近巡逻时发现,一名男子脸部浮肿,双手有些溃烂。根据经验判断,这名男子可能是吸毒人员。
为进一步查明真相,同时又不打草惊蛇,民警决定对男子进行跟踪,随时准备实施抓捕。
10时20分,男子走进了桥西区小白山附近的平房区,民警判断该男子很可能是前来购买毒品。
10时30分,民警悄悄抵近一处院落,发现男子走进了一间平房。十几分钟后,男子若无其事地走出平房。民警立即将男子控制,从其身上搜出杜冷丁注射液6支。
随后,民警兵分两路,一路继续监视贩毒窝点的动向,另一路将男子带回派出所进行突审。
经询问,男子供述其姓曹,有多年吸毒史,当日贩卖给他毒品的是一名年逾六旬的老太。此外,侦查人员还发现,2014年3月至6月间,曹某曾在经济开发区实施盗窃,是一名被警方网上追逃的犯罪嫌疑人。
由于对曹某的询问较为顺利,民警随即进入贩毒窝点。
贩毒者竟是六旬老太
贩毒窝点是一间十几平方米的房屋,屋内只有一张床和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一个老旧的铝制饭盒。房间内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太,双手背在后面紧握着饭盒,结结巴巴地回答着民警的问话。经过搜查,在老太手持的饭盒中查获了7支杜冷丁注射液。
经核查得知,老太姓杨,今年已经64岁。面对民警的询问,杨老太表示,毒品都是其吸毒的儿子被强制戒毒前留下的。当时,儿子给杨老太留下话,如果日子过得艰难,就将家里的毒品卖掉,用于补贴家用和供孙子念书。
痛恨毒品却又贩毒
杨老太交代,她是一家企业的退休职工,每月有千余元的退休金,生有一儿一女,儿子原本一直和她生活在一起,但沾染上了毒品,现在正接受强制戒毒,女儿生活过得也艰难,无力补贴这个家。这些年,因为儿子吸毒,已经败光了所有家产。自从老伴儿去世后,杨老太便与孙子相依为命。2014年,儿子被公安机关强制戒毒前,将尚未贩完的毒品悄悄留给了老太太。
杨老太说,一开始,她并没打算贩卖毒品,因为她恨死了毒品。“没有毒品好好的一个家也不会变成这样。”可是,杨老太的工资已全部用于供孙子上大学了。在生活方面,杨老太虽然很节俭,但后来孙子生了一场病,为了给孙子治病,她将仅存的2000元全部寄给了在异地上大学的孙子。
自此以后,杨老太心里不断地做着思想斗争。半年前的一天,她终于鼓足勇气,找来儿子曾经的毒友,开始贩卖儿子藏匿的杜冷丁注射液。据杨老太交代,她的儿子留下了30多支杜冷丁注射液,现在只剩下了7支。
以身试法留下一把辛酸泪
“毒品是天大的祸害,我儿子千不该万不该吸毒,我也不该用毒品坑害别人。”被抓获后,杨老太说起自己贩毒的经历就后悔不已。并且还恳求民警不要将她贩卖毒品的事告诉孙子,深怕自己和儿子的行为影响到孙子。她只盼望着孙子大学毕业后找到一份好工作,早日成家立业,她就心满意足了。
民警手记:
一个曾经幸福的家庭就这样被毒品摧毁了。当看到杨老太受审的录像时,很难相信眼前这个面带疲态的老人会是毒贩。从她与民警的交谈中发现,杨老太偏执地认为,之所以贩毒完全出于对孙子的爱,但是她却没去想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
对于杨老太贩毒的经历,了解她的人深感惊讶和惋惜。她一边痛恨染毒成瘾的儿子,一边爱怜学习优秀的孙子,在两者之间,杨老太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孙子身上,甚至不惜以身试法,上演了一场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