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15年03月10日
往期报纸检索
分类检索
我的小师傅

  □ 张同贵

  脱下军装,走进警营,我融入了一个新的群体,而每个群体都有它特有的关系,这就是师徒关系,公安队伍里也是这样,新人到来,会有一个老同志帮带,也称老同志为“师傅”。一般情况下,师傅的年龄都要大于徒弟,但我的师傅不同,他比我小整整10岁。我从部队转业走进警营一切都要从头学起,那年,我已经37岁了,而我的师傅只有27岁,毕业于省警校,是从警5年的老刑警了。

  来到刑警队,听许多人介绍,我的师傅是全局有名的“大老蔫”,平时不爱说话,和同事之间的关系也很一般。俗话说,蔫人有蔫主意,蔫萝卜辣死人。别看我师傅“人缘”不怎么样,破案却是把硬手,多难“啃”的案子,到他手里都能迎刃而解。

  第一次与师傅见面,我特意买了盒好烟,笑盈盈地来到他跟前:“师傅,抽根烟吧?”他上下打量着我,左一眼,右一眼,看得我毛愣愣的,很不自在。他把眼睛瞪得老大,冲着我喊道:“你跟谁学的这个市侩习气,咱们这是公安队伍,不是做买卖。”我被他呛得哑口无言,站在那低头不语,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就像犯了错误的小学生面对着老师。我用眼角余光把他仔细地打量了一番:粗壮结实的身躯,犹如海边上矗立的礁石,黑黝黝的脸庞,像岩壁一样冷峻。心里想,我还真遇到厉害主了,以后可有好果子吃了。

  这就是我的师傅给我的“见面礼”。

  我跟师傅执行的第一个任务是在公共汽车上跟踪一个扒窃团伙。当时,群众不断反映,主线路的7路、8路公交车上被盗案件增多。我们乔装成乘客一连几天在公交车上蹲守,但别说破案,连个扒手的影子也没见到。我跟在他身后,两只眼睛不停地在人群中转来转去,见谁都像是扒手,看谁都有疑点,开始时精神头很足,可是几天后新鲜感一过,我就像霜打的茄子,无精打采了。这天,和师傅上车后,我看见师傅眯着眼睛睡着了,我也准备闭目养神。我刚要闭上眼睛,只见师傅腾地从座位上站起来,将一个时髦女郎拽了过来,人赃俱获。“时髦女郎”的几个“小徒儿”相继落网。师傅那毒辣的眼睛,熟练的擒拿技术令我目瞪口呆。

  这次执行任务对我触动非常大,当警察当侦查员没有点真功夫不行。师傅的形象在我的心目中渐渐放大。我心甘情愿地跟在比我小10岁的师傅身后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我从一个半路出家的外行,经过师傅的言传身教,不但政治上更加成熟,业务也有较大的提高。几个大要案破获后令许多老刑警对我也刮目相看。在师傅身上,我看到了当代警察的隐忍坚定、不屈不挠、忍辱负重的精神。他用行动告诉我,“警察”这两个字不仅是一种职业的名称,更实一种使命的符号。

  后来,我到政治部当了副主任,离师傅远了,见面机会也少了,但每次见面不论什么场合,有多少人,我都会响亮地喊他一声“师傅”。

  在以后的从警路上,我尝到了警察这个行业的苦辣酸甜,至今,我和师傅也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英雄事迹,但我们为神圣的公安事业奉献过,奋斗过,并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

  (作者单位:承德市公安局)

分享到:
河北法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转载 
网址:http://www.hbfzb.com 数字报广告咨询
Copyright@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Server Form :河北法治报社 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