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5版)
三是深化拓展“六好六无”基层平安创建活动。“六好六无”基层平安创建是衡水的特色工作,是推进平安衡水建设的最好抓手,要大力推广冀州、安平等地的成熟做法,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将“六好六无”基层平安创建活动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和水平。全面推进基层网格化管理工作。具体目标是2016年底前全市城乡实现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全面加强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政法相关部门和各县市区委政法委要立足实际,研究出台具体的贯彻落实措施。按照《衡水市社会治安科技防范五年规划(2011—2015年)》任务要求,抓好农村基层的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县市委政法委要在安装、使用、管理等方面协助基层乡镇、村做好有关工作。
四是深入开展“法治乡村”创建活动。今年在全市大力实施“法治乡村”创建活动。市司法局要牵头尽快制订并出台《法治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法治乡村建设的内容、方法、要求和措施;要推行政法干警进乡村、进社区活动,让基层政法干警、律师、法律工作者、深入农村一线开展普法宣传、法治教育和法律服务咨询工作,提升群众懂法、守法、用法的意识。村村建设法治广场、法治街道、法治宣传栏,提升全民的法律水平;建立健全集体决策法律顾问、村规民约、村民议事蹬管理制度,实现村集体决策、村务管理、村民自治的制度化和法治化,确保农村的长治久安。
五是继续深化司法公开工作。全市政法机关要按照“完善、巩固、提升、扩面、整合、创新”的思路,进一步加大司法公开力度,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深入推进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各级政法机关要把深入推进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来抓,确保执法司法权依法规范行使。
六是进一步提升服务保障水平。服务好“调转治”和重大项目建设。市委、市政府确定了重大项目“三个二”推进机制,提出了项目建设“四个一百”的要求,近两年新上的大项目、重点项目非常多,各级政法部门一定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环境意识,全力保障和服务重点项目的建设,服务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政法各部门要依法妥善处理由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等引发的案事件,保护失地农民、被拆迁人合法权益。要加大城乡接合部综合治理力度,加强外来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消除治安死角,实现一体化发展。服务好金融秩序稳定。积极参与预警排查,防止引发涉众型稳定问题。对以高利息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金融风险,公安机关要与金融办、银监等部门信息互通,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法院系统要正确把握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的界限,加强对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审理工作,加强对民间借贷中风险和问题的研判,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司法建议,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七是大力推进政法队伍职业化建设。进一步加大对政法队伍的培训力度。政法各部门都要开展岗位练兵大比武活动,做到实战与培训常态化;要抓好基层干警培训,加强对所、队、庭等基层一线领导和骨干的专业培训,全方位提升政法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基层派出所所长、司法所所长、法庭庭长要由部门牵头,全部轮训一遍,夯实政法基层基础力量;要加大从优待警力度。提高一线办案干警保障水平,把有能力、有水平的干警稳定在基层。要更加注重科学用警,通过调整勤务模式、改进工作方式,确保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对干警实际困难,要千方百计帮助解决。要注重加强政法文化建设,建设好精神家园,引导干警快乐工作、幸福生活,不断增强政法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八是切实提高队伍拒腐防变能力。纪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正风肃纪没有休止符。要建立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述职制度。市直政法部门、县(市、区)政法委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要在年中和年末两次向市委政法委报告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监督责任情况,并接受人大、政协和群众监督。县(市、区)政法部门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要于年中和年末向市直政法部门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报告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要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责任书。市直政法部门党委(党组)书记与各县(市、区)政法部门党委(党组)书记要签订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责任状,市直政法部门纪委(纪检组)与县(市、区)政法部门纪委(纪检组)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责任状。其他班子成员要围绕履行“一岗双责”、个人廉洁自律等方面,签订廉政建设责任状。每个政法干警要向所在单位签订廉洁自律承诺书。要坚决查处政法队伍违纪违法问题。对干警的违纪违法行为要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不变、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既要对当事人严肃处理,又要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领导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