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文利
通讯员 季小洁 王红梅
如何将平安幸福送到群众家门口,使群众利益得到更好维护?从2011年底开始,唐山市路南区积极探索,把面向基层的各种资源整合起来,实施社区“网格化管理,心连心服务”工作新模式,着力构建以“社情全掌握、矛盾全化解、服务全方位”为总体目标,以“网格化定位、责任化分工、精细化管理、亲情化服务、多元化参与、规范化运行、信息化支撑”为基本构架的“三全七化”管理体系。
该区按照每300户、居民1000人设置一个网格,30到50户设一个楼组,将全区8个街道60个社区共划分网格215个、楼组2318个,区域内所有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公共场所等全部划入网格,人、房、地、事、物、组织、单位门店等一并纳入网格管理,形成了覆盖城区、条块结合的区、街道、社区、网格、楼组五级服务管理体系。
该区建立了社会服务管理综合指挥中心,在街道、社区分别建立社会服务管理中心、社会服务管理工作站,实行一体化管理、窗口化办事、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问题的运行模式。
在路南区社会服务管理综合指挥中心中央大屏幕上,多画面同时显示着网格化管理系统、数字化城管系统、便民网站、视频监控等内容。该系统还将12345市长热线、2343456区公共服务热线、区便民服务网站整合到指挥中心,利用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搭建民情直通车,把来自群众的政策咨询、服务诉求、意见建议采集起来。
数字城管平台与视频监控平台的接入,让网格化管理系统又多了一双眼睛。依托成熟的全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完成市级下派、网格员及城管队员通过手机拍照所采集的案件分流处置、督办反馈;将辖区主要街道、路段、社区安装的708个监控摄像头画面在中心大屏幕上实时展现,无缝隙视频监控,实现各类事件“事前预警”和“事中应急指挥”。
在遍布全区60个社区的网格里,都配置了网格指导员、网格管理员、网格助理员、网格党支部书记、网格警员、网格司法员、网格城管队员等网格“七大员”。网格内的信息采集、了解民意、维护治安、环境监管、矛盾化解、为民服务等职责成为“七大员”立足本职、服务网格的“责任田”。
亲情化服务,凝聚民心,成为路南区网格化管理的特色做法。以网格或社区为单位组建“平安和谐服务队”,提供家政服务、医疗服务、文艺宣传、治安巡逻、法律援助等针对性、专业化服务,并实行积分量化管理。目前,各社区、网格吸纳律师、教师、医护、科技、文艺等人群组建的各种品牌服务队855支,网格团队服务人员已达1.2万余人。
此外,该区各社区依托网格化信息系统采取“加盟准入制”,全力打造医疗卫生、家政服务等“一刻钟便民服务圈”。通过设立法律诊所、心灵驿站、热线电话、发放民情联系卡、开设社区网站、QQ群等载体,畅通居民诉求表达渠道,实现了“问题解决在网格、困难帮扶在网格”。
今年以来,路南区社会服务管理综合指挥中心共接收网格、数字城管、受理热线、网站投诉案事件29000余件,办结率达98%。网格工作人员协同公安机关抓获犯罪嫌疑人27名、逃犯14名;排除案件、事故隐患1441起,全区可防性案件与去年同比下降32%,信访总量大幅下降,群众利益在网格中得到了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