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旺
周日的一个下午,我骑车到华山道北环路菜市场。此时的市场,已经没有了熙攘,路边偶有一两个卖菜的,多半是周边乡村的村民,充满期待地看着来往的行人,或蹲或站,守候在菜摊旁。农家人,没有什么矜持矫情,没有头顶烈日守着那仨瓜俩枣值不值得的百般思虑。哪怕还剩一点点菜,他们也愿意苦苦等待,渴望能够有个更大的收获。
我经常在这个时段去买菜,一方面是争取选个剩菜少的菜农,一次性买断,这样,他能够早点回家,看着他欢欣的样子,自己心里感觉做了一件善事。这不是我高尚,更重要的是另一方面,这个时间的青菜,也是最便宜、最实惠的。居家过日子,又有多少人能够免俗呢。
这是一个卖豆角的中年汉子,皮肤黝黑,站在一辆小电动三轮车旁。见我走过去,他似乎下意识地愣了一下,赶紧招呼着,“大兄弟,都是自家地里种的,就剩这些了,便宜给您!”“多少钱一斤?都要完。”看着三轮车内几把晒得有些蔫吧的豆角,我随口问道。“好嘞,最低价,最低价。”他熟练地用杆秤称着,举到面前让我看了看斤两,说了声“4块钱吧”,一边装着豆角,一边仰脸看着我,“大兄弟,还记得我不?”“这个,不好意思。”我确实没有印象,也有点莫名其妙。“你没穿警服,可是个警察。前年下雪,我去办身份证,在户籍室,你还给我倒了杯热茶哩!”汉子的眉头舒展开来,眼神中满是热切,“你知道,我们老百姓找公家办个事,那茶……没想到的……以前,我对你们的看法太不应该了……”他显然有些激动。
买下豆角,望着他骑着三轮车轻松回家的背影,我感慨不已。其实,我们与老百姓的距离,并不远,就是那不经意中的一杯茶!
(作者单位:吴桥县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