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鲍娜军 通讯员 李丽 崔琳爽
晋州市公安局辖区设有输油管道23公里,沿线涉及3个乡镇、18个村,治安防范工作责任大。12月3日,该市公安局周密部署,果断出击,一举捣毁一盗油窝点,抓获四名“油耗子”。
土痕露贼迹
10月30日上午,民警沿输油管道巡逻至晋州市二干渠留村附近时,有群众反映输油管线附近有新土翻动痕迹,疑似犯罪分子在为打孔盗油寻找作案点。
对此,该局高度重视,既然犯罪分子要作案,必然会在输油管道处出现,根据这个思路,晋州市委常委、公安局长靳德永抽调精干警力组成专案组,由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宿朝波任组长,开展秘密侦查。当日,民警获得一条重要线索,10月26日晚,一辆冀T牌照的面包车在输油管道新土翻动处出现,面包车上放有压力管线。
老到“油耗子”
民警立即围绕输油管线周边地区展开调查,重点对留村段管道路线进行拉网式摸排。11月1日深夜,蹲守民警突然听到轻微的金属碰撞声。通过观察,民警发现一个黑衣人,由于光线太暗,黑衣人的身影忽隐忽现。
考虑到打孔盗油通常为团伙作案,为了不打草惊蛇,民警决定按兵不动,对黑衣人进行全程跟踪监控。
果然不出所料,嫌疑人开始了挖沟埋管。民警观察发现,犯罪嫌疑人埋管的手法非常专业,而且,还把埋管时挖出的土放在铺好的塑料布上,待埋管完毕后再用塑料布把土翻回去,并用脚把土踩实,最后用扫帚清扫留下的痕迹。
神秘生意人
然而,油管埋向何方,油坑藏在哪里?
负责走访的民警除发现冀T面包车后,未找到其他有价值线索,侦查破案出现了“拦路虎”。宿朝波召集全体人员开展案情研判,通过综合分析,既然犯罪分子已经埋管,那油坑肯定也在施工中。于是,专案组调整侦查思路,扩大侦查范围,以新厂房、外地人特别是衡水口音外地人逢人必查,尽快寻找突破口。
11月7日,当民警走访到杨庄时,群众反映:几名操着衡水口音的外地人来到杨庄,租用了一个废弃的旧厂区,且来人称要生产生物柴油,废机油炼油。
跟油有关,又是衡水人,这引起了民警的警惕,可此地离输油口5里地远,这里会是藏油窝点吗?
民警对这一行人进行了暗中观察。截至11月20日,一直跟踪黑衣人的民警发现埋管线路一直从留村延伸到几公里外的杨庄可疑厂房,两路民警一汇合,确定这处厂房就是打孔盗油的最终窝点。
瓮中来捉鳖
经秘密侦查,10月30日至11月21日,黑衣人每夜埋管约100余米。11月22日,犯罪分子在输油管道打眼、调试,准备盗油。
专案组经研究决定,继续坚守,秘密侦查,寻找最佳收网时机。
另一路侦查民警通过以车找人,在衡水警方的配合下,查明了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及出没地点。同时,在石家庄市警方的支持下,掌握了其在晋州的活动规律。
12月3日晚,一辆大货车开进了杨庄厂房,收网时机到来,当日晚10时许,晋州市公安局组织30余名警力悄悄潜伏于厂房四周,一声令下,全线出击,猝不及防的犯罪嫌疑人李某在装油罐车上惊慌跌落下车,当场抓获犯罪嫌疑人宋某、宋某某、李某某。
在外望风的主犯李某,见势不妙,驾车逃离现场。民警当夜展开全城搜捕,4日凌晨,在晋州市新华路中段发现了可疑车辆,并将李某擒获。
现已查明:组织者李某曾因盗油被判刑,2013年9月刚刚出狱,宋某在1994年因抢劫被判刑,2011年7月出狱,其他两名犯罪嫌疑人也都有犯罪记录。自今年10月下旬以来,李某组织宋某、李某某 、宋某某在输油管线晋州市留村附近经多次踩点后,一边晚间埋设盗油暗管,一边租用一个旧工厂,以冶炼废机油为名,掩人耳目挖掘盗油坑,并在石河输油管道333号桩附近处打孔盗取原油40余吨。
目前,4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