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14年05月23日
往期报纸检索
分类检索
“亲情疗法”助失足少年走出心理困境

  王文丽

  涉县人民检察院未成年刑事检察科积极推进亲情疗法,为父母和失足少年建立沟通的桥梁,让他们释放内心对彼此的爱意,帮助失足少年走出心理困境,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赞誉。据了解,今年以来,该院已经组织五次亲情会见。

  “‘亲情疗法’打开了孩子封闭的心门,帮助他们和家长建立了沟通的桥梁,让孩子和家长内心交融,彼此体谅,真正明白:爱,依旧在!该做法在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和矫治上效果非常好。”涉县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检察科副科长师志刚在接受采访时对记者如是说。

  未成年人刑事检察的宗旨不在于惩治犯罪,而在于挽救、教育。涉县检察院未检科干警在办案中发现,很多家长在孩子教育问题上采取的是简单粗暴的打骂、训斥,当打骂、训斥不再起作用的时候,家长往往会心灰意冷,放任不管。很多孩子就这样慢慢脱离了家庭的管束,走上犯罪的道路。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也基本上很少了。

  为了真正帮助那些犯了错误的孩子走出心理困境,摆脱内心的挣扎,重新感受到父母的关爱,该院未检科干警创新工作方式,在办案的同时推广“亲情疗法”,为父母和孩子建立沟通的桥梁,让他们释放内心对彼此的爱意,在心理上接受和包容对方。

  16岁的杨某是一起盗窃案的参与者,在案件的办理过程中,检察干警了解到杨某的父亲脾气暴躁,管教孩子手段单一,杨某很少和父亲交流。为了帮助杨某走出心理困境,积极改正错误,涉县检察院未检科干警主动联系杨某父亲,导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亲情会见。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当杨某父亲走进亲情会见室,听到儿子精心准备的歌曲,不禁一愣,随即走到孩子身边,抱住了杨某,那一刻,两人竟是相拥而泣。

  “孩子,爸爸没有照顾好你,你一定要认识到错误,认真改正。”整个会见,杨某父亲说的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返回途中,杨某的父亲让我们看了杨某给他买的贺卡,尽管贺卡是我们事先准备的,但看到杨某父亲一脸的欣喜,我们仍旧感到很高兴,并没有将真相告知他。”说起事情经过,师志刚掩饰不住地兴奋。

  “‘亲情疗法’唤醒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温馨,让彼此将心中的话表达了出来,而我们只不过是为事情的发生营造了一个契机。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亲情疗法的实践,挽救更多的失足少年。”涉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王俊学对此充满期待。

  

分享到:
河北法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转载 
网址:http://www.hbfzb.com 数字报广告咨询
Copyright@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Server Form :河北法治报社 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