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宗彦
近日,广东省纪委发出通知,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之间一律不准使用“老板”“老大”等庸俗称呼,坚决纠正“四风”在称呼上的不良表现。
称呼问题,至关重要。称呼直接标识人的身份,如何看待称呼则直接体现一个人的身份意识。放到现实中加以衡量,这种观念更显难能可贵。广东纪委禁令中的“老板”“老大”,自然与我党性质格格不入,亟须令行禁止。然而,有些人爱听人称呼官衔,却也值得推敲。
一声声毕恭毕敬的称呼,给居上位者带来高高在上感觉的同时,也悄然拉开了同事之间的距离,疏远了上下级之间的感情。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由称呼问题常可窥视到等级观念、圈子文化、人身依附的蛛丝马迹。领导一旦对称呼变得异常敏感,就难免给逢迎谄谀之辈留下进身之阶。更重要的是,领导喜欢什么叫什么,领导喜欢什么说什么,报喜不报忧,此风盛行,领导干部则极易被逐渐隔离真相,乃至滑向衰败之途。
称呼官衔的问题,由官场扩散,弊及社会生活的其他场合。有老于世故者,在称呼上发明了“就高原则”,助长了庸俗势利浮躁的社会风气。若听闻某人在公司工作,则叫某总;若在银行工作,则叫行长;在高校工作,如得知其担任校长、院长、主任等,则优先称呼行政职务。事实上,对人的称呼并非只能由此表达尊重,在中国文化里,一个熟悉的例子是称人“先生”,温润儒雅又端庄敬重。
闲暇之时,领导干部不妨想想,你能接受职务、级别、地位比你低的人不称你官衔吗?检验的标准之一,就是看看他们能不能自然从容地喊你一声“同志”或者“老张”“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