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13年03月29日
往期报纸检索
分类检索
惟以工作报党恩

  文/图 本报记者 张兰华 张晓

  编者按:衡水市公安局桃城分局和平路派出所社区民警张广胜的事迹经本报报道后,在衡水大地特别是政法系统引起强烈反响。继衡水市委政法委作出《关于开展向张广胜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之后,衡水市委宣传部又组织中央、省驻衡及衡水各新闻媒体召开了张广胜事迹采访座谈会,衡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解晓勇还专门就张广胜事迹宣传报道工作到桃城公安分局调研指导。张广胜的事迹现已被制作成新闻专题片,将于近日在央视新闻频道播出。

  张广胜在座谈会上发言。

  他是一个意志坚强的男人——当癌症向他亮起红灯时,他却奏出了生命中的强音,与病魔顽强抗争成为他生命中精彩的乐章。

  他是一个优秀的人民警察——身处最基层的社区,从警23年,用朴素的平民情怀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万千件,用自己身体的疲惫换来万家灯火的平安。

  他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工作至上、忘我无私,用如一的奉献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对群众无比热爱的崇高情怀。

  他,就是衡水市公安局桃城分局和平路派出所电业社区民警张广胜。

  

  同事:

  他是所里的标杆,是大家的楷模

  

   2月28日,在衡水市委宣传部组织召开的张广胜事迹采访座谈会上,市公安局领导来了,桃城分局领导来了,与张广胜共过事的历任所长来了,所里当天没有任务的民警来了,电业社区的保安来了,社区居民代表来了,刚刚从医院回来的张广胜也被请到了现场,整整140分钟,在述说和聆听中,张广胜那朴素的情感、坚定的信念、平凡中的伟大深深感染和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和广胜共事3年多,最让我佩服的是他的敬业精神,和平路派出所每天少说也有5起案件,多时要10起以上,他快60岁的人了和年轻干警一样24小时值班,并且第二天还不耽误任何事情,从来就没有请过假。”去年9月调离和平路派出所现任河东所所长的王海涛对张广胜充满了敬佩。

  座谈会上,原和平路派出所所长、现任桃城分局纪检组长苗志勇给大家讲了一个张广胜夫妻“背户”的故事:张广胜每天都在辖区了解情况,对于所有住户的基本信息,包括家庭成员姓名、人数、职业等都能一一说出。有次省厅考核,其中一项就是考查民警对辖区住户的了解情况,张广胜惟恐自己掌握的有疏漏或不准确,就把档案册带回家,让妻子问自己答。连续几个晚上老两口一起“背户”,省厅考核时对答如流,无一差错。在张广胜的精心管理下,电业社区年年被评为安全社区,并被树为“示范辖区”。苗志勇说:“我和广胜共事15年,社区里一有什么纠纷,广胜总是在第一时间出现,他不计名利,百姓多小的事都当大事,把平凡的工作干出了精彩,用自己的光和热照亮身边的同事和群众,他一直是和平路派出所的榜样,是我们天天可以学习的老大哥……”苗志勇动情的话语折射出了张广胜那朴素情怀下的大爱。

  听说要宣传张广胜事迹,主动要求来现场“一定要说说广胜的事迹”的原和平路派出所副所长、现已退休在家的冯玉坤,向大家说了一件“小事”:几年前,一名司机在中华大街加油站加完油没给钱就开车跑了,加油站报了案,张广胜接到这个案子后,骑着自行车一处处查找线索,20天后居然找到了那个司机,在张广胜的教育下,那名司机感愧张广胜的精神和自己的行为,主动向加油站补交了油款还道了歉,事后,张广胜还进行了回访。张广胜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了群众对公安工作更大的信任和支持,他无愧于人民警察的称号。

  一直称张广胜为师傅的民警张冲,谈起张广胜是一脸的崇拜,他回忆说:2008年刚参加工作时,就是师傅带着他一起入户做工作,那时自己对群众工作没有充分的认识,认为只有破案才是“正事”,为群众排忧解难、解决纠纷都是“闲事”,是师傅的言传身教影响了他。他介绍了一件对他触动很深的事:2010年春天,第六次人口普查开始时,他和一名同事去辖区一住户家,始终没有见到人,想先放下最后再说,可师傅坚持“一定要见到家庭成员”,并且带着他利用早、午、晚不同时段去走访,一连七八天终于见到了住户,记录下情况。“师傅那么大岁数了,却比我们跑的还勤快,辖区内那么多租户,哪个院哪天搬来一户,搬走一户,他都一清二楚,师傅这种精神太值得我们年轻民警学习了!”

  张广胜所在的和平路派出所是一个有着光荣传统的基层派出所,一直是市、省乃至全国的政法老先进,现任和平路派出所所长郑振广说:“和平路派出所是一个老先进,自从2012年9月调任到和平路所,我就想知道是什么让和平路所永葆传统、任任相承,而我与所里民警以及辖区群众一起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们都会讲到张广胜,张广胜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标杆,他影响了一批人,影响着所有和他共事同志的价值观!”

居民:

  他是我们的“片警二哥”,是辖区的“安全经理”

  

  张广胜排行老二,在电业社区,张广胜有一个“片警二哥”的昵称,因为他就像生活在居民小区的一个热心的邻居、一个可信赖的老大哥。“有困难找二哥”,既是居民对他的信赖,也是对他工作的最大肯定。

  在社区采访时,电力局小区的保安告诉记者:“在小区里要是看到一个骑辆旧自行车、后面夹着个马扎的老民警,肯定是张广胜。群众对他都很熟悉,见了面都亲切地喊他‘二哥’,二哥每天都会在社区里骑车巡视,无论下雨下雪还是酷暑隆冬,每天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有时也就是问一句‘有什么事没’,可我们心里感觉踏实。谁家老人腿脚不便、谁家生活困难他都一清二楚,并尽力帮助。谁家要是有个急事难事,他比自己家的事还上心。”

  多年工作在社区,张广胜为辖区群众做的好事群众记得清楚:他曾帮年迈的老人办户口,一趟趟上门取送;他为生活特别困难的居民求助,派出所领导号召党员捐款,他带头捐款还购买米面油送到居民家中;他帮居民补过自行车胎、他帮住户取过钥匙;他帮辖区群众看过孩子,还帮群众找过狗找过车子……辖区里的大事小情,只要张广胜知道,就一定要过问,就连小区有一只狗乱跑,他也及时找到狗主人建议“拴起来看管好”。社区居民说:“社区警务室建到社区后,张广胜走家串户,不但让我们非常有安全感,而且居民办理证件的事,不出大院就了解了程序,有的还能在警务室直接办清,只要不是非要本人到场的,张广胜就给代办了,真真切切做到我们心坎上了。”

  张广胜在辖区还有一个职务——“安全经理”。辖区临近火车站、汽车站,流动人口多,旅店多,张广胜利用每天走访的机会,经常去旅店询问指导消防、安保等情况,保障辖区方方面面的安全。久而久之,张广胜被旅店经营者誉称为“安全经理”。

  张广胜还经常去学校为孩子们进行安全教育,时间长了,孩子们见到他都叫他“警察爷爷”。由于“张广胜”这个名字时常被辖区居民提到,渐渐地成为一种“安全、救助”的代名词,辖区里的一些熟悉他的孩子见到他,甚至会偶像性地直呼他“张广胜”。“张广胜”在电业社区俨然成为了一个响当当的品牌。

  在电业社区,张广胜调解纠纷的能力颇受称道,不管是邻里纠纷、家庭不和还是其他矛盾,经张广胜入情入理、公平公正的调解,都能心平气顺,和好如初。特别是他患重症后仍坚持为群众调解纠纷,很多群众面对他时会自愧自己的心胸狭隘而息事求和。张广胜用自己点点滴滴的付出打造了电业社区的和谐和安宁。

妻子:

  他是整个辖区的“保姆”,是个“工作铁人”

  3月8日,在张广胜的家里,记者见到了他的妻子张金阁,她拉家常似的和记者说起张广胜的轶事。

  “你们不知道,在他眼里,俺们家的事永远不如他片里居民的事重要。”张金阁告诉记者,“有天晚上 ,我们家的钥匙锁在屋里了,正想办法时,他辖区有一住户也把钥匙锁屋里给他打了电话,他二话没说直接搬着梯子去给人家取钥匙了,而我家的钥匙却让我给侄子打电话帮忙取的。” 

  “我们都是他一个人的保姆,而他是整个辖区的‘保姆’,在我眼里他是个除了工作什么都不会的人,可他在辖区群众眼里,却成了‘无所不能’的人。他的手机24小时开机,半夜接到群众电话是常事,要么是谁家丢了东西,要么是两口子吵架、邻里纠纷,无论大事小情,他打个车立马就去了,有时一去就是几个小时……”张金阁半怨半嗔的话里更多的是心疼和爱惜。

  夫妻相濡以沫几十年,张金阁已经习惯了张广胜的工作状态,她说张广胜是个心急的人,这些年来他从不让群众的事隔夜,群众的事要是解决不了,他就睡不踏实。她每天习惯了丈夫早出晚归,她曾陪丈夫晚上去辖区居民家调解纠纷,她曾和丈夫一起背户口、记户名。她对丈夫的工作充满了理解和支持,张广胜从警以来获得的荣誉证书,她一直精心珍藏,这次得知记者采访,她拿出了满满一桌的荣誉证书,边翻看边向记者介绍“这是10年前的,这是2005年的,这是2008年的……”言语和表情中充满了自豪。

  谈到张广胜的病情,张金阁脸上泛起痛惜,她说:“他身体早就有感觉,女儿在北京的医院工作,看病也方便,可他就是忙,不去检查,实在忍不住了才去医院。结果发现竟是癌症。”说着话,张金阁的眼里已充盈着泪水,顿了顿,她又向记者讲述了张广胜手术后的“执拗”:“去年2月27日在北京刚做完手术,他就和医生说要在半个月出院,医生不同意,为了缓和他的情绪,我想个缓兵之计,就说‘什么时候咱能走到鸟巢,咱就回去’,可倔强的他为了早点回到工作岗位,3月20日冒着大寒风,竟然拉着我真的从医院走了半个小时到了3公里远的鸟巢。我拗不过他,4月2号在医院化疗完就出院陪着他回到了家,4月6号他就执意要求去工作了。他对我说‘闲着我就会感觉疼,工作起来我就会忘了疼’,他就是个工作铁人呀……”说到此,张金阁哽咽泪下。

  这就是真实的张广胜,一个亲民爱民的人民警察,一个工作重于生命的公职人员,一个无私忘我的共产党员,一个心有大爱的平凡好人!他在舍弃中收获着别样的满足,在无我中升华着崇高的精神!

  如今,张广胜的事迹,在初春的衡水大地上,涌起了一股热流,这热流不断奔涌,令人感动、令人鼓舞,装点着滨湖大地的灿烂春天! 

  记者手记:

  对张广胜事迹的采访,是一次震撼的、带来强烈心灵冲击的采访,座谈会现场所有人沉重的表情,辖区居民动情的介绍、张广胜妻子的忧虑和自豪、张广胜瘦弱的身躯和坚定的语句一直在记者脑海中浮现,特别是座谈会上张广胜用嘶哑的声音费力地说出的那几句话一直在耳边回荡:我是一个孤儿,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就连上学也是党送我去的学校,我一辈子别无所求,只想多为百姓做点事,为党和人民做点事。为让群众满意,我宁可麻烦自己一千遍,我希望我处理的事情不要让群众不满意,我处理过的纠纷,双方要是见了我不打招呼,我就会反思自己是不是没处理好或是处理得不公平,然后回访继续做工作,直到他们满意……

  “为让群众满意,我宁可麻烦自己一千遍”,这是一种责任,这是一种誓言,这是一种道义,尽管不是豪言壮语,却铿锵有力,让人景仰。

分享到:
河北法制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转载 
网址:http://www.hbfzb.com 数字报广告咨询
Copyright@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Server Form :河北法制报社 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