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林萌
翻开父亲的笔记,在本子里记载着这么一件事。“1989年10月31日,因工作需要,我从交通局调整到计划生育委员会。出于习惯,上班后的第一个内容我先是提起壶,打水。然而,怎么也没有想到,‘凭票’使我白白地等了好半天。去空空,回来也空空。”
据父亲说当时一个大院、十个单位、三百多人,饮水全靠院子里仅有的一个锅炉供应。为了节约用水,这十个单位联合制定了以单位为单位,“按人定量”、“交钱买票”、“凭票打水”等一系列具体措施,并规定,无论是谁,没票都不准打水。
透过 “凭票”可以清楚地看出,在当时,在我们国家还不大富裕的当时,在我们的国家面临新的机遇、新的目标、新的挑战,举步维艰的当时,这十个单位及领导,在“过日子”上是怎样的一种考虑。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尽管我们富裕了,我觉得更要很好地品一品“凭票打水”的过日子精神,要以“凭票”的态度,安排好我们要用的每一分钱。无论在哪一个环节,还应提倡“凭票打水”,勤俭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