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翠平
年关将近,有人就以急需采购大批量的酒给领导送礼为幌子,设下连环骗局,骗取个体商户的钱财。
1月10日,邢台县一经营烟酒的商户李某到邢台县公安局经侦大队报案称,他被一自称部队司务长的人骗走了现金48000元。
李某介绍说,前几天,有一名诚姓男子给其门市打电话,自称是邢台某部队的司务长,主管部队采购。因要过年了,急需采购一批酒给领导送礼,当他说到一种湖北的和谐牌保健酒要订10箱时,李某说没有这种酒,对方说他知道哪儿有卖这酒的,还说以前都是从那个周某的门市买酒,因闹点小矛盾不愿再去那儿买了,给了李某该门市的电话,让李某把酒买回来,然后连同其他的酒一起从李某的门市结账,一再强调说自己曾在李的门市买过东西,以后会经常照顾他的生意。李某一听是“老顾客”,便没多想,一口答应了。
随后,李某按照其给的电话号码与周某取得联系,而周称,自己刚刚转行做起了房地产生意,做烟酒门市不挣钱,把生产厂家的电话给了李某。李某随后又拨打了厂家电话,接电话的自称是该厂的业务员陈涛,陈涛说有现货,每箱6瓶,单价是4800元一箱,10箱是48000元。随后二人又商定了发货及付款方式,因李某着急要酒,陈涛称,只要款到了,可以通过火车拖运过去,比较快,给了李某一个户名叫刘菲的银行卡号,陈称是该厂老总的账号。
李某信以为真,立即到附近的银行将48000元现金汇走。后陈涛称,他会马上安排人发货,明天就能到邢台,还要走了李门市的具体地址,让李等着接货。
第二天,李某左等右等,等了一天也没人跟他联系送货的事,于是给陈涛打电话,但陈涛的电话无法打通。又与诚司务长联系,此时,诚的电话也打不通了。前思后想,李某这才怀疑自己被骗了。
看似正常的巧合下面其实隐藏着玄机。纵观本案及以往利用军人身份进行诈骗的案件,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以大宗购货为饵,并非常认真地讨价还价,索要好处费等,使人们放松警惕;以先放样品代销为饵,然后派人再去大量定购,进一步实施诈骗犯罪;以小交易的成功为饵骗取更大的交易;以为新产品寻找区域代理并免费义务做广告宣传为饵,诱使商户一步步走进其设好的圈套。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只要多留心,多观察,多问几个为什么,就不容易上当受骗了。民警建议:不要被对方身份所迷惑;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凡事多考虑一下,不要为眼前的利益放松了应有的警惕;遇到类似涉及军人身份的客户时,要更多一分警惕,细心地分析观察,特别是在订货时可以要求对方先付货款或定金,不要被骗子时间紧、任务急的谎言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