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13年01月17日
往期报纸检索
分类检索
拿什么来医治“年底讨薪”

  黄春景

  1月10日,130余名农民工在陕西富平县人民广场集体下跪讨薪。事件发生后,引起各界关注。目前,富平县相关部门扣押开发商价值近700万元的13辆轿车准备拍卖后抵工资,并督促开发商近期筹资1000万元,解决部分拖欠。对此,有农民工质疑:“有那么多钱请明星,咋能支付不起农民工每人几万元的工资呢?”(1月13日《华商报》)

  时值年终岁末,讨薪话题再度甚嚣尘上。对于广大农民工来说,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拿足辛苦赚来的钱回家过个团圆年。工人干了快一年,一分没拿到。冬天里读着这样的新闻,心里不是滋味。当类似这样的“年底讨薪”集中井喷,并成为一种循环往复的惯例,说明了农民工的权利救济渠道依然还是阻力重重,亟需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

  130余名农民工集体下跪讨薪,在农民工被欠薪的案件中仅是冰山的一角。年底讨薪何时不再上演,这是抛给有关职能部门一道现实的考题。

  在笔者看来,杜绝此类讨薪事件上演,关键要从以下几点着手:一是专项行动查欠薪。重点检查用人单位依法支付农民工工资、依法支付加班工资、遵守最低工资规定和企业经营者欠薪逃匿以及用人单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等情况。二是应急预案追欠薪。先保障职工基本生活,并加强对职工的法律援助,帮助职工通过法律渠道追讨工资。三是部门联动罚欠薪。时刻关注企业用工动向和劳资纠纷,及时迅速解决工资纠纷和投诉,提前预防和处置因欠薪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伴随着春节的脚步日益临近,不禁让我们想起由农民工组成的大规模的返乡潮,而在这个返乡潮之前,农民工讨薪潮不得不让我们正视。每到年底,都会出现农民工讨要工资的高峰,总有因拖欠农民工工资而引发的群体纷争或极端行为。曾几何时,跳楼、爬塔吊、上访、罢工……为讨回欠薪,民工的维权方式不断翻新,却难以抹去他们心中沉重的悲伤。

  “不让农民工兄弟流汗又流泪”,这是从中央到地方对待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一致声音。 “年底讨薪”仅仅是靠“年底追查”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建立健全一套防止欠薪的常态化制度,对欠薪企业和法人代表给予严厉的处罚,才能真正做到标本兼治。

分享到:
河北法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转载 
网址:http://www.hbfzb.com 数字报广告咨询
Copyright@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Server Form :河北法治报社 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