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12年11月26日
往期报纸检索
分类检索
回访察民意 问题化访前

  信访工作压力大是当前人民法院普遍存在的问题。而近两年来临西县人民法院推出了一项新的举措,有效解决了信访问题。他们的具体做法是:对案件跟踪回访,利用一张回访表格,跟踪整个案件流程,及时掌握当事人的心态和情绪,彻底将信访案件化解于访前,实现了“零新访”的工作目标,收到了良好效果。截止到目前,该院已对1283位案件当事人进行了跟踪回访,有效遏制了越级访现象的发生。

  2011年春节过后,临西县人民法院党组利用一周时间针对信访工作专门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大家一致认为有些案件当事人之所以产生信访,主要原因是法官对当事人的心态不掌握,对当事人反映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造成的。为有效解决信访问题,研究决定对所有案件实行跟踪回访制度。

  跟踪回访制度要求,审、执案件立案后,立案庭需向双方当事人发放案件跟踪回访表,跟踪整个案件流程,征求当事人对承办人在工作态度、审判作风、廉洁自律、法律程序和实体裁判等方面的意见。案件结案后,此表由当事人填写签字完毕,投入专设信箱。信箱由院长直接开启检查,审管办和监察室汇总归纳、分类整理、登记备案后,将回访表入卷留存。此外,立案后立案人或承办人还要将双方当事人电话号码及时录入审判信息管理系统,审管办、监察室不定期随机抽取案件,利用电话或面谈方式跟踪回访,征求意见。

  对于回访收集的结果,审管办和监察室每周一向院党组进行详细汇报,针对不同情况,一一研究处理或解决。对反映审判人员违法违纪办案、拖延办案和不廉洁行为的,审管办和监察室当日对承办人发出整改告诫通知,限期纠正,纠正情况三日内告知当事人;反映裁判结果错误或法律文书有差错的,调卷审查,确有问题的,按该院的审判监督程序及时处理和纠正;对当事人反映不实或对案件处理结果不理解的,尽快释法明理,引导当事人依法上诉或服判息诉;当事人有过激言行可能引起矛盾激化影响社会稳定,或产生不良社会效果的,立即报告院党组研究处理,并及时采取疏导化解措施。

  李某离婚一案就是访前解决的很好例证。2012年6月,临西县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对李某离婚案件进行跟踪回访时,李某大喊大叫,声称“法院处事不公”,要上访。回访人员及时向院长汇报了情况,院长指示及时了解情况并进行疏导。经了解得知,原来,李某与丈夫离婚时在分割财产时对法院的处理有意见,一时想不通而出现过激行为。回访法官耐心细致地对其疏导,释法明理,并运用心理学上的共情方式以及与其他案例相比较的多种方法进行疏导,最后李某被回访人员的真诚态度所感动,对法院判决也明白了很多,消除了偏见,表示不进行上访,服从法院判决。

  为确保回访制度更为有效地发挥作用,审管办、监察室可以根据当事人反映选取重点案件对承办人办案情况随时跟踪,调阅相关卷宗,询问相关当事人,旁听庭审。

  跟踪回访制度实施以来,临西县人民法院在回访中共帮助当事人解决实际困难131起,排查和解决不稳定因素29起,征求到意见和建议225条。当事人反馈信息和法院告知结果二者间的良好互动,也使得监督更加直接,司法更加透明,公信度进一步提升。两年来,临西县法院案件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服判息诉率上升明显,案件上诉后无一发还或改判,更重要的是没有出现新的涉诉信访案件,实现了“零改判,零新访”的工作目标。

分享到:
河北法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转载 
网址:http://www.hbfzb.com 数字报广告咨询
Copyright@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Server Form :河北法治报社 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