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玉胜
连续的降雪造成110国道封闭,滞留在国道上的大货车司机收到了一份意外的惊喜,大榆树镇为滞留在国道上的司机送去了热乎乎的盒饭。据大榆树镇负责人介绍,这两天他们已为镇域内滞留在110国道上的司机送了600份盒饭。(11月5日《北京青年报》)
风雪无情,人间有爱。骤降的大雪,让滞留在国道上的大货车司机苦不堪言;600份盒饭,彰显出当地政府为民解困的民生情怀。连连作揖、声声道谢,表达的是受惠人对施爱者的由衷回报。大榆树镇政府为滞留司机免费送盒饭的善举,无疑向社会传递了扶危济困的道德能量。
在人们谴责一些不道德行为、期盼爱心回归的同时,各级政府有责任更有义务发挥其良币驱逐劣币、引领社会风尚的示范和教化作用。对于被阻隔于风雪路的司机而言,每一份盒饭,都是一颗滚烫的心,一片真挚的情,一声亲切的问候,一份温暖的关怀。司机王师傅为此感叹:“我做梦也想不到滞留在这里,还有人送吃的,居然一分钱也不收,首都人民真好啊!”600份盒饭,让人们见证了人间真爱,既为首都人民争光,更为政府形象添彩。尽管我们无从知道这些司机来自何方、驶往何处,但一个可以想见的事实是,他们将向他们的家人、同事和好友讲述这趟难以忘怀的苦乐之旅。
无独有偶。据媒体报道,同样的送温暖行动也发生在风雪弥漫的京藏高速路。两个中年人抬一个箱子挨个敲打车窗,“我们是八达岭镇政府的,来给你们送吃的。”他们将冒着热气的盒饭、火腿肠、榨菜送给饥寒交迫的司机和乘客;从昌平赶往延庆增援的路桥工人们,带着满车的融雪剂,昼夜不停地一直作业……我们相信,这样的温馨场景同样会化作道德的暖流,流向祖国的四面八方。
不过,在雪中送炭成为风雪路程主色调的同时,也不乏值得关注与反思的小插曲。部分司机担心上当受骗,不敢轻易打开车门,使得送温暖的同志还要做耐心细致的说服解释工作。究其原因,不仅基于他们对“天底下没有免费午餐”的常识性认知,更缘于其担心上当的习惯性戒备。其实,这份过度敏感并非多此一虑。就在京藏高速,的确发生了个别村民将一袋方便面卖至20元的情况。也许他们可以在为滞留司机送餐服务中获得适当利润,但乘人之危的卖高价难言正义。由是观之,政府的雪中送炭更显得意义不凡。政府多一份“雪中送炭”的送温暖,社会就少一份“趁火打劫”的牟暴利。而让人们消释疑虑的治本良方便是社会爱心善举的常态化。
得民心者得天下。“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这应该是人民政府顾念苍生、以人为本的执政本分。受助司机把饥饿难耐时收到的盒饭当作“比黄金还要珍贵”的特殊礼物,既是对善举的感激,更是对政府的鼓励。愿各级政府多做为民谋利的好事、实事,更期盼每一个国民都成为乐善好施的慈善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