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12年11月06日
往期报纸检索
分类检索
龙井茶和三白瓜

  董民生

  记得多年以前,我到杭州出差,慕名到一家茶馆品尝西湖龙井。茶道师傅娴熟的茶道技艺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此茶“色绿、香郁、味醇、形美”, 清香馥郁,鲜醇爽口,是未经发酵而制成的寒性茶,富含氨基酸、儿茶素、叶绿素、维生素C等成分,具有清热、利尿的显著功效,有“绿茶皇后”之称。茶道师傅详细为客人讲解龙井茶的历史渊源和生产工艺,还特别提到“院外风荷西子笑,明前龙井女儿红”这样美妙的诗句,说这是集名山、名寺、名湖、名泉和名茶于一体,泡一杯龙井茶,喝出的是世所罕见的独特而骄人的龙井茶文化。说到这里,茶道师傅脸上洋溢着自信和自豪的色彩。 

  我突发奇想,问茶道师傅,龙井茶可不可以移植到我们威县呢?他笑了,说当然可以,不过在威县种植的茶就不叫龙井了,而应该叫威县茶。我当然是开个玩笑,因为正是龙井这个地方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才培育出了闻名遐迩的龙井茶,千百年来形成了独特而骄人的龙井茶文化。正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水土培育一方物产。由此我想到了我们威县的三白瓜。 

  三白瓜是威县传统特产。据史料记载,三白瓜自唐五代以来就有栽培,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原产西域,西汉张骞通西域时,带回瓜种,后传到威县,农民广为种植。它以皮如玉、瓤如脂,籽如珠而冠名“三白”。另有民间传说,此瓜种为王母娘娘所授,其传统种植村早在明代就建有王母娘娘庙,并取名“王母村”,后来改称“王目村”。目前,三白瓜在外地已不见种植,独威县传承至今。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威县具有三白瓜生产所需要的优越的气候环境与独特的土壤条件。多年的种植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生产工艺,其选种、播种、施肥、浇水、剪枝、压秧、坐胎等都有独特的讲究。同样,如果将三白瓜移植到别的地方栽培,生产出来的西瓜就不能叫威县三白了,其形、色、味乃至营养成分都会发生变化。  

  更为奇妙的是威县三白瓜品质优良,别具风味。古医书记载:三白瓜瓤亦称“白虎汤”,能除暑热,治血痢,解酒毒,治口疮;其皮曰“翠衣”,亦有生津解烦之奇效;其籽甘寒,清肺润肠,补中宜人。据国家食品质量检验中心进行鉴定,三白瓜不仅具有一般西瓜的清爽、多汁、体大、耐贮等品质,还富含十八种氨基酸,铁、钾、硒含量高,具有一般瓜类所没有的防癌、抗癌、抗衰老之功能,专家称之为罕见的保健、药用佳品。正是它的这些优良品质,明清时期曾为贡品,而今则走进人民大会堂,成为国宴用品。 

  俗话说人杰地灵。人因地灵而杰出,物因地灵而拔萃,爱家园就是爱我们自己。

  (作者单位:威县公安局)

分享到:
河北法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转载 
网址:http://www.hbfzb.com 数字报广告咨询
Copyright@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Server Form :河北法治报社 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