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陈兆扬
通讯员 崔霞
“各位村民,非法集资危害巨大,大家一定要提高识别能力,自觉抵制各种诱惑。要知道,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天底下更没有免费的午餐……”连日来,在黄骅市齐家务乡西北村,党支部书记蒋新立每天早晨准时到村广播室,向村民宣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防范非法集资等方面的内容。
西北村共有大喇叭5套40个。近两年来,村里一直坚持通过大喇叭,把党的好政策向村民讲清楚,把法律上的事说清楚,把集体村务上的事摆清楚,把群众的烦心事理清楚。大喇叭不仅成为西北村“两委”赢得百姓信任、带领村庄走向平安善治的重要法宝,也是西北村群众参与村庄治理、了解上级政策及村务活动的主要途径。
去年,西北村进行自来水改造,因管线铺设需要向村民收取费用,部分村民表示反对,影响了全村的改造进度。支持改造的村民情绪很大,村民之间、村民和村委之间一时闹起了矛盾。村党支部书记和其他“两委”成员在大喇叭里反复向村民讲解道理,村民耳朵里听着,心里盘算着,终于理出了明白账,两天之内,全村327户村民全部缴纳了费用。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涉及全村村民切身利益,是块复杂难啃的硬骨头,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群体矛盾。对此,西北村利用大喇叭充分宣讲政策,又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民意调查,结果全村村民无一反对。村民们说:“大喇叭里政策讲得明明白白,都是对老百姓有益的事儿,我们相信村委。”通过大喇叭的广播,村民们对村里的“双代”清洁取暖改造工作放下了顾虑,解开了心结。据了解,这项工作已经走在全市改造工作的前列。
乡村平安建设工作的根本指向,是靠提升村民的思想道德来消除矛盾纠纷滋生的土壤。今年夏天汛期,村里因新旧宅基高低不一,造成地势低洼的房屋一遇大雨就出现排水困难、甚至倒灌的现象。不少村民私自垫高宅基外围,将雨水截向了对门的邻里,不仅影响了胡同的通畅美观,排水不畅的问题还使邻里之间矛盾不断,不少老邻旧居因此反目成仇。
村“两委”了解这一情况后,立即制定方案并及时把解决方案在大喇叭上向全村广播:所有村民不得再私自改建,已经改建的全部清除,由村委会请建筑队对宅基水平进行统一测量,合理铺设排水管道,确保家家排水通畅。公开、公平、公正之风很快压倒了损人利己之风,排水改造顺利完工。
除了问题导向,西北村通过大喇叭注重风气的引领。村里捐资捐物的乡贤典范、孝顺公婆的好儿媳故事、无偿献血的志愿者名单等先进典型都会通过大喇叭公开表扬。
如今的西北村民意顺、民情淳、民风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村内偷盗、打架等行为基本绝迹,村民生活富裕、精神富足。
“如今,我们村里的31台高清摄像头不仅是防坏人,更多的是记录好人好事。”蒋新立骄傲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