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胜男)为进一步巩固“基本解决执行难”成果,维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8月28日,石家庄市桥西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普执团队继续开展集中执行行动,当天拘留2人,和解7件,执行到位金额830余万元。
集中执行行动中,执行干警来到一办公场所,找到了“失踪”多时的一起贷款合同案被执行人杜某。
2016年,杜某与某银行签订贷款70万余元的购房贷款合同,在偿还两年贷款本息后,杜某就不再履行还款义务,银行多次催款未果后将其诉至法院,法院审理判决杜某偿还某银行本金利息70余万元。判决生效后,杜某未履行法律义务。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干警多次联系杜某,但杜某一直未露面。此次集中执行行动中,执行干警终于寻迹找到了杜某,并将其带回法院。执行干警几经劝解,反复陈述利害关系,但杜某仍然态度消极。鉴于杜某拒不履行判决义务,法院准备对其采取司法拘留措施。不见棺材不落泪的杜某这才转变态度,表示会尽快腾出房子供法院拍卖偿还欠款。
当天,另一起婚姻家庭纠纷案在桥西区法院杨海军执行团队的努力下,也顺利执结。2019年5月,吴某与刘某经法院调解协议离婚,二人之子归刘某抚养,吴某每月探望孩子两次,刘某给付吴某补偿款4.5万元。调解书生效后,刘某既未给付吴某4.5万元补偿款,也拒绝配合吴某探望孩子,吴某向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进入执行阶段后,杨海军团队多次电话联系刘某,对方每次都挂断电话,拒绝履行法律义务。此次集中执行行动中,执行干警前往刘某家,但敲门均无人应答。执行干警走访了解到,在此居住的是一男子,还带着一个五六岁的男孩。执行干警认为此处就是刘某的家,遂在其门口张贴了传票,要求刘某尽快到法院接受询问。当天下午,被执行人刘某来到法院,执行干警耐心释法明理。两个多小时后,被执行人刘某同意在半个月内将4.5万元补偿款给付吴某,并答应在征求孩子意愿后配合吴某探视。
在此次集中执行行动中,执行干警还调解了一起合同纠纷执行案。2015年,某房地产公司因投标需求,向某化工企业分两次支付了1.2亿元保证金,后该房地产公司并未中标,但是某化工企业却拖延一年后才将1.2亿保证金退还给房地产公司,房地产公司追要延期还款近一年的利息无果后将该化工企业诉至法院。判决生效后,某化工企业一直未履行判决义务,房地产公司申请强制执行。进入执行阶段后,执行干警联系被执行人的法人代表,其称愿意支付利息,但是和申请人就支付利息的金额有争议,所以一直未履行。此次行动中,执行干警组织双方协商,最终促使双方就利息支付的金额达成一致意见,被执行人承诺在两个月内支付执行款项,该案以和解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