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古孟冬)“‘越是扛着麻袋、大包小裹来省法院开庭的当事人,越要倾注更多的心血和注意力’,李庆军这一为民初心,带给我们的是震撼、是感动!”“‘不向领导要待遇,不给同事朋友找麻烦,不向当事人伸手要好处’,李庆军这‘三不’,展现了人民法官平凡而崇高的职业形象!”9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举办李庆军先进事迹报告会后,连日来,“全国模范法官”、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立案二庭原副庭长李庆军的先进事迹,在我省法院广大干警中引发强烈反响。
“人的生命相对于历史的长河不过是短暂的一现,随波逐流只能是枉自一生,若能做一朵奔腾的小小的浪花,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李庆军做到了。”省法院刑四庭副庭长郑亚昕说,李庆军虽然去世了,但他一心为事业、一心为群众的高尚品德,已成为全体法院干警学习的榜样。他表示,“德不孤,必有邻”。李庆军走得不孤独,今后会有更多法官,像他一样学,像他一样干,忠诚敬业,乐于奉献,努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更是不尽的。”廊坊市中级人民法院宣传处处长高占国说,在收听收看李庆军先进事迹报告会的过程中,泪水止不住一次一次地湿润眼睛,一次又一次地震撼灵魂。李庆军身上那种平凡而又伟大的精神力量,就像一个强大的磁场,吸附着大家向他靠近,向他学习,向他所指引的方向去努力。作为新时代的法律宣传工作者,我们不仅要弘扬李庆军的事迹、精神、品质,更要以李庆军为榜样,立足本职,爱岗敬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诚、干净、担当,不负时代,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工作业绩。
“哲学家萨特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省法院办公室干警刘卫说,李庆军对法治信仰的坚守,体现在寒来暑往中手不释卷的坚持学习中,体现在与病痛斗争夜以继日的忘我工作中,体现在与当事人相处时处处流露的温情和温度中,体现在廉洁奉公、无私奉献的淡泊心境中。我们要像李庆军那样,坚守法治信仰,恪尽职守,勤勉敬业,以实际行动践行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誓言。
“李庆军在身患重病的情况下,仍然坚忍顽强、忘我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和使命担当。”邢台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年家事审判庭副庭长胡立鹏说,从李庆军的身上,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其踏实为民的公仆情怀、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始终不变的政治本色。我们要以李庆军为榜样、为镜子、为标尺,以踏实为民的公仆情怀、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始终不变的政治本色来守初心担使命,用实际行动为人民群众多做实事、多办好事,推动人民司法事业不断前进。
“11年时光,19本日记,就像李庆军生命的回放,记录着这位法官与病魔抗争、爱岗敬业的点点滴滴。”隆化县人民法院法警大队干警裴冰说,无法想象李庆军作为连水都不能多喝一口的病人,是怎样忍受着病痛在透析回来还要加班工作,任凭生命严重透支,也要在手术前拨打13个电话把工作安排妥当。真正的信仰,是他在身心俱疲时,一次又一次满血复活的精神力量;是他在寂寞的坚守中,满怀对生命热情和诗意的向往;是他在忙碌清贫中,依然笑得淡然纯粹。这不仅是李庆军的无声承诺,也应当是我们所有法院人的共同信仰。
“平凡的人生应该怎么度过?李庆军用他‘平凡’而短暂的一生给出了‘不平凡’的答案,也给我们法院干警上了生动的一课。”保定市中级人民法院宣传处干警原潞潞说,对事业的热爱,让李庆军对恪尽职守的信仰始终不变;对群众的理解,让李庆军对司法为民的使命始终不忘;对法律的敬畏,让李庆军对公正司法的初心始终不改。我们要向李庆军学习,立足岗位,建功立业,为人生撰写精彩画卷;向李庆军学习,坚守使命,敬业如初,为法治建设添砖加瓦;向李庆军学习,崇尚职业,热爱岗位,为胸前法徽增色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