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在邢台县,每一个乡镇都有一个像王德章这样以优秀调解员名字命名的品牌调解室。邢台县司法局为乡镇一级调委会配备了专兼职调解员50余名,并选拔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热爱调解事业的老干部、老党员担任调解室负责人,整合乡镇司法所、驻乡法庭、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多方力量,形成第二道矛盾纠纷过滤网,全面梳理排查、调处化解和移送呈报各类社会矛盾,对各村调解有困难的矛盾纠纷进行联合调处,确保大量的矛盾被吸附并及时化解在基层。
全县一个大调委
在邢台县将军墓镇,该镇人大主席景晓哲告诉我们,在镇里两起“挠头”的矛盾纠纷的解决中,县里的大调解委员会出了大力。
县级矛盾纠纷大调解委员会组建于今年4月,聘请退休老干部、法律工作者、调解能手担任调解员,在县直部门成立了8个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建立第三道矛盾纠纷调处网,对各乡镇重点难点矛盾纠纷及时介入,组织法官、律师、专家和8个行业调解组织调解员集体会诊,合力攻坚。正是在县大调解委员会调解员参与下,将军墓镇的两起重大矛盾纠纷才得以化解。县委书记李振军给予批示肯定。
“‘三网共治’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三张网的共同作用,将矛盾终结在基层。” 邢台县司法局局长刘爱民说,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把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把疑难复杂案件纳入专门攻坚,这就是独具特色的邢台县版“枫桥经验”。
据统计,“三网共治”模式推行以来,该县农村、乡镇调解组织共调解矛盾纠纷200余起;县矛盾纠纷大调解委员会成功调解疑难复杂矛盾纠纷12起,实现了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