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19年08月26日
往期报纸检索
分类检索
故城法院聘请手语翻译
让聋哑当事人 能“听见”庭审

    本报讯 (李哲)近日,故城县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离婚案件,原被告均系聋哑人士。为充分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故城法院专门聘请了特教学校的老师为原被告进行同步翻译,让当事人在严肃的庭审中感受到了人文关怀的温暖。

    该案原、被告婚后因家庭琐事发生矛盾,双方已分居两年以上,现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与被告离婚。庭审时,主审法官考虑到案件的特殊情况,放缓说话的语速,控制庭审的节奏,在庭审阶段通过特教老师手语翻译,向双方当事人进行交流,有条不紊地进行了举证、法庭询问等过程。在法庭辩论阶段,主审法官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双方当事人通过特教老师发表辩论意见,充分保障了当事人陈述及辩论的权利。在特教老师的协助下,法官、当事人克服了庭审中语言的障碍,顺利完成了庭审程序。

    庭审结束后,双方当事人对法院为其聘请特教老师提供手语服务表示感谢。公平正义不会因“聋哑障碍”而缺席,故城法院邀请特教学校老师参与庭审,切实保障聋哑人诉讼权利,维护了“无声世界”的公平正义。今后,故城法院将进一步完善便民利民机制,充分保障当事人权利,让当事人真切感受到司法的温暖和更多的人文关怀,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法官说法:一些残疾人尤其是具有听觉障碍、言语障碍的残疾人由于身体条件的限制,不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意志,参与诉讼的能力受到一定影响,但他们同样享有法律赋予的诉讼权利。作为人民法院,在办理涉残疾人案件时,应充分保障其诉讼权利,提供诉讼便利,努力消除诉讼障碍,体现司法的人文关怀,让公平正义体现在司法办案的每一个细节中,让每一个当事人都能切实感受到司法的关怀和温暖。

分享到:
河北法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转载 
网址:https://www.hbfzb.com 数字报广告咨询
Copyright@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Server Form :河北法治报社 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