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19年08月26日
往期报纸检索
分类检索
工作队送来了好消息
——饶阳县检察院驻王岗村扶贫工作队帮助贫困户成功脱贫侧记

    □ 本报记者 张兰华

    通讯员     郭振江 崔深圈

    “志远,别发愁了,给你送来好消息了。”2017年夏季的某天,饶阳县检察院驻王岗村扶贫工作队来到艾志远家,把政府教育扶贫的政策详细地说给他听。这一年,艾志远45岁,女儿刚考上大学,学杂费就要一万多元,儿子马上升初中,寄宿在学校也要拿生活费,新建的两个大棚还要还贷款。拿着女儿的大学录取通知书,艾志远既高兴又忧愁。工作队了解到他家的情况后,主动联系县教育局和镇扶贫办了解教育扶贫政策,使其女儿得到了政策帮扶,除了免除5000元的学费,每个学期还享受“雨露计划”1500元的生活补助,将来他的儿子升学后也可以享受“两免一补”,不用为上不起学发愁。

    6亩的耕地原本是艾志远家唯一的经济来源,艾志远被确定为贫困户后,工作队和村两委帮他家认真分析现状,考虑到其家庭负担重,工作队鼓励他发展大棚种植,既能顾家,又能增加收入,一举两得。起初,艾志远有顾虑,他一没资金,二没技术,怕干不好再赔一笔钱。扶贫工作队队员对他说,只要好好干,有困难我们会帮你解决。工作队和村两委没有食言,帮助他落实了扶贫政策,得到国家专项种棚补贴8640元,又联系了种棚的“农博士”带他。2016年,艾志远建成了第一个瓜菜大棚,上半年种植西瓜,下半年种植蔬菜,艾志远当年就尝到了大棚种植的甜头,逐渐坚定了他脱贫致富的信心。

    2017年,艾志远又着手建了两个大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购买种子、化肥至少需要五万元,资金难题更加突出,他开始到处向亲朋好友借钱。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走访入户来到他家走访,了解了他的现实情况后向他说明,根据最新的扶贫政策,他可以申请扶贫贷款,额度有五万元,正好可以解决他的燃眉之急。工作队积极帮他办理了贷款手续,艾志远的大棚顺利建了起来。2017年年底一算账,每个棚都有两万多元的毛收入。艾志远家的日子越来越好过。

    种植三个大棚,他们夫妻俩劳动力不够,忙不过来,工作队和村里扶贫干部帮他找来有种棚意愿的农户来帮工,顺便带动他人学种植技术。艾志远欣然同意,他觉得当初是别人带自己,现在自己带别人也是应该的。

    为让艾志远家尽早实现脱贫出列,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又给他介绍了两个兼职,一是护林防火员,二是去家庭农场做工。这两个工作时间比较自由,与种大棚不冲突,虽然多付出一些辛苦,但是艾志远不愿意贪图安逸,有早日脱贫的志气。目前,他的家庭年总收入达到三万六千元以上,减去各项开支后有两万多元余存,达到国家规定的脱贫标准,成功脱贫。按照这个发展劲头,用不了几年艾志远家就会走上致富的道路。

    今年夏天,工作队到他家走访,艾志远打开一个自家大棚里种的西瓜拿给大家品尝。他说,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最想感谢的是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还有工作队和村两委对贫困户的关心和帮助。

分享到:
河北法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转载 
网址:https://www.hbfzb.com 数字报广告咨询
Copyright@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Server Form :河北法治报社 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