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 贾文雅
一、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明确法治建设的指导方针,为法治建设提供思想保障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党的十九大报告中54次提到法治,通篇融汇着法治的精神,对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实践作出全面部署,为司法行政法治建设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党的十九大报告用“8个明确”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并提出“14个坚持”,其中包括“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司法行政系统是推进法治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必须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确立的“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找准定位,扛起责任,勇当先锋。各级党委(组)要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举旗定向,谋篇布局,把推进法治建设作为党委(组)的重要工作抓在手上,不断强化和凝聚全体党员干部推进法治建设的决心和信心,始终把党的领导作为推进法治建设的根本保证。各级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履行好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带头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决策、依法办事,带头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推动发展、维护稳定。要做推进法治建设的“火车头”,加强对本地本部门法治建设工作的调度、监督和指导,引导和带动全体党员干部把推进法治建设的要求变为行动自觉,形成推进法治建设的强大合力。
二、牢牢把握党的十九大关于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要求,依法履行法治保障功能,为法治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这是关于“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重要要求。司法行政系统必须深刻领会,牢牢把握,严格落实,结合监狱、戒毒、社区矫正等多项执法工作实际,努力做到依法执法、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让人民群众在我们办理的每一起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推动监狱管理工作实现从“底线安全观”向“治本安全观”转变,不断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强化狱务公开,通过公示各类执法文书、执法结果,切实提高教育改造质量,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降低重新违法犯罪率。推进戒毒工作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戒毒教育矫治的科学化专业化,规范戒毒执法环节,细化执法标准,依法维护场所安全和戒毒人员合法权益。推动创新完善社区矫正制度,严格规范社区矫正执法,防止和纠正违法或不当执法行为,充分体现执法严肃性和规范性,维护社区矫正执法公信力。推动人民调解工作主动适应新形势下矛盾纠纷的特点,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第一道防线”作用,注重把预防化解“民转刑”案件作为硬指标,大力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
(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