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魏宁 刘会藏)近年来,文安县检察院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建立健全接访、下访、约访、回访等一系列调处制度,用制度规范工作行为和工作方式,信访接待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2017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再次授予该院控申接待室“全国文明接待室”称号,这已是该院连续六届获此殊荣。
变信访为检察服务。2015年7月,高标准建成了集信息化、多功能、诉求办理“一站式”的检察服务大厅,有效完成控申接待工作的基础建设更新升级,新服务大厅内设有律师接待区、接待等候区等多个功能服务平台,集体访接待室、检察长接待室、心理疏导室等10多个功能用房,更有便民服务区,提前预备雨伞、雨披、饮水机、资料架、医疗急救箱等便民、应急设施,供来访群众免费使用,通过优化服务细节,提升接访实效,为群众来访提供“心贴心”的检察信访服务。
变接访为预防。该院以检察服务大厅为依托,定期安排有关部门到乡镇村街接待上访群众,重点关注有无涉检信访问题,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和及时得到化解。工作中加强对涉检问题的排查,在具体排查中做到疑点未核实的问题不放过;定性缺乏依据的问题不放过;群众不满意的问题不放过;案情未查清的问题不放过。对疑难复杂涉检问题,采取跟踪问效的办法,促进问题迅速、妥善地解决,努力减少越级访和重复访。
变上访为下访。该院流动化访小分队,深入村街、农户家中,利用办板报、张贴宣传画、发放普法手册、进行普法调查等方式,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法律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同时,农村检察工作队认真接受群众的法律咨询、接待信访等工作,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回访。并根据具体案情能够当场解决的上访事项当场解决,不属于检察机关管辖范围的,及时移交给相关单位,最大限度地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解决群众实际问题。
变等访为约访。加强对涉检信访案件的定期分析,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逐一梳理分类,并根据归口原则,相关部门主动约见信访人,进行面对面对话。在对话过程中,坚持换位思考、文明接待,实行“接待群众热心、听取反映问题耐心、分析问题细心、解决问题专心、让来访者放心”的“五心接待法”,拉近心理距离,消除心理隔阂,为化解群众怒怨解决信访问题奠定基础,对属于检察机关职权范围内事项注重承诺时限,定期解决,防止上访事件发生。
变群访为个访。对部分涉及面广的共性问题,该院组织各业务科室干警联合接访,并将情况及时向信访部门通报,共同做好接待工作,防止事态升级。对重点骨干分子,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以乡村法律服务站为阵地,联合乡政府、村“两委”人员有针对性地做好政策法律宣传和思想疏导工作,最大限度地把矛盾解决在当地,解决在萌芽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