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17年11月17日
往期报纸检索
分类检索
汲取智慧 开拓前行
——读《孔子的智慧》有感

    □ 吕雅伟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是中国人文化自觉最初发生的年代,一些人开始思考天道、人生和社会秩序等问题,原先由贵族所垄断的文化教育也正逐渐流入民间。孔子正是这一时代精神的代表人物与集大成者,遂开战国诸子百家之先。

    孔子的思想是儒家思想的基础,有很多智慧的思考。核心思想有“仁”——主要指忠恕之道,尽心尽力去做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礼”——就是有节制、有敬畏,一方面为了显示人在社会中的不同身份和地位,一方面规范人的行为,以使人们处于和谐状态;“士”——是君子精神的体现,是能够成为楷模,以其道德影响他人的上层阶级;“为政”——主要认为修身为治国平天下之本,儒家把治国平天下追溯到齐家,把齐家追溯到个人修身,把个人修身作为世界秩序的基本开始;“立信”——这在孔子看来,不仅是个人美德,也是基本政治原则;“德治”——提倡用道德伦理来教化人民,彻底洗涤人心,激发人的善性。儒家的思想虽然有些我们不能完全理解,并加以改造自己,但其中某些方面还是值得我们参考学习的。

    《孔子的智慧》这本书不只讲《论语》,还从《礼记》《孟子》《中庸》和《大学》等传承孔子思想的古籍中撷取儒学思想精华。作者在导言中说到,《论语》只是夫子自道的精粹语录,且文句零散,若想获得更为充分的阐释,须依赖《礼记》《孟子》等书。也就是说,对孔子思想的整体系统没有全盘了解,就不会了解孔子为何如此有影响。所以,读完整本书,我们不仅对孔子思想进行了完整、系统的了解,也对整个儒家思想体系有了一定领悟。

    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和过于功利的思想深深影响着人们,人们往往忘记了如何学习,如何审视自己的内心,如何以大视野、大胸襟革故鼎新、与时俱进。在《泰伯第八》中,孔子说:“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意思是,学习知识就像追赶什么而追赶不上那样,追上了还担心丢失。一句话道出了不断学习提高、储备知识技能、培养终身学习理念的学习态度。

    我们学习孔子的思想也好,其他国学思想也好,都不仅是为了背诵“处世格言”,而是要有更为深沉的理性思索,要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智慧,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让先进的思想,成为渗透在我们每个人的血液里的“文化心魂”,让我们的国家、民族,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不断开拓前行!

    (作者单位:石家庄铁路运输法院)

分享到:
河北法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转载 
网址:http://www.hbfzb.com 数字报广告咨询
Copyright@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Server Form :河北法治报社 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