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5版)
记者:我注意到石家庄市检察院党组提出的“六个理念”,即公正司法理念、质量优先理念、规范司法理念、司法公开理念、科技引领理念、司法为民理念,体现着严密的辩证思维。请您谈一谈你们是基于什么考虑提出要牢固树立这“六个理念”的?
陈晓明:司法公信力是法治社会的基石,是人民群众对司法认知度、认同度、信任度的综合反映。一方面,无论从司法机关还是人民群众角度看,司法公信力突出表现为司法机关对每一个案件的处理能否体现司法的公正与权威、公平与正义;另一方面,司法公信力还表现为人民群众对司法的满意和信任程度。我们检察机关既是司法机关,也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这种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检察机关在加强司法公信建设中肩负着双重责任,对整个司法公信建设具有重要保障作用。这次在全省检察机关开展“司法公信建设年”活动,是继去年开展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工作之后,又一个推进规范司法、公正司法的重大举措,是“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具体体现。这项活动牵住了全省检察工作的“牛鼻子”,非常及时,非常必要,必将对推进全省检察机关司法公信建设上水平、上台阶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们石家庄市检察院作为省会院,这一特殊的地位决定我们一定要在“司法公信建设年”活动中当好全省检察机关的排头兵,为全省检察机关做表率、当标杆。为此,我们市院党组在认真学习领会省检察院童建明检察长在部署开展“司法公信建设年”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的基础上,提出在“司法公信建设年”活动中要突出“六个重点”,即:公正司法、案件质量、司法公开、科技强检、队伍素质、司法为民。在这“六个重点”中,公正司法是核心,案件质量是保证,司法公开是途径,科技强检是支撑,队伍素质是基础,司法为民是根本,这六者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没有高的队伍素质就没有高的案件质量,没有高的案件质量就不能实现公正司法,就会出现凑数案甚至冤假错案。只有加强现代科技手段在司法办案中的运用,才能有效排除非法证据,促进公正司法,保障人权。只有不断加大司法公开力度,提高司法透明度,更好地接受社会监督,才能实现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促公信,司法公信力才会有基石。基于这种考虑,我们市院党组提出了要牢固树立上述“六个理念”,并以此在各项检察工作中着力推动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
记者:开展“司法公信建设年”活动,重在求真,要在务实,请陈检察长具体介绍一下省会检察机关是如何务求实效地开展这一活动的。
陈晓明:我们紧紧围绕省检察院童建明检察长提出的办案能力、办案质量、监督实效、队伍形象、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的“五大目标”和大力推进素质能力提升、办案精细化管理、立体动态监督、检察改革、“互联网+检察”、“阳光冀检”这六大工程,结合我院自身实际,重点从六个方面提升司法公信力。
一是树立公正司法理念,在强化法律监督中提升司法公信力。公正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也是司法公信力的基石。我们检察机关必须把“公正”作为提升司法公信的核心要素,坚持依法独立公正行使检察权,坚持惩治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严格法定标准,坚持疑罪从无,严格依法收集、固定、审查和运用证据,加强对证据的综合审查,正确把握非法证据标准,依法坚决排除非法证据,坚守防止冤假错案底线。
二是树立质量优先理念,在提高办案质量中提升司法公信力。案件质量是检察工作的“生命线”。今年,我们要继续在全市检察机关开展以提升办案质量、提升办案效率、注重办案效果为主要内容的“两提升、一注重”活动,推动查办职务犯罪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果型的转变。今年,《刑法修正案九》正式实施后,在“两高”司法解释没有出台的情况下,我们就把查办贪污贿赂犯罪的立案标准提高到3万元,与“两高”司法解释相一致。同时把基层检察院所有自侦立案案件全部上提一级由市检察院审批,坚决不办凑数案,确保案件查办质量。
三是树立规范司法理念,在提高能力素质中提升司法公信力。规范司法行为是提高司法公信力的根本保证。规范司法永远在路上,只有让规范司法成为每个检察人员的自觉行动和行为习惯,才有永久的检察公信力。因此,我们将坚持“长期全面彻底”的原则,狠抓司法规范化建设。一方面狠抓全市检察人员司法能力素质提升,打牢规范司法、公正司法的思想基础,提高司法办案的能力素质。另一方面紧紧扭住司法办案不规范行为,增强严格规范司法的刚性约束。再是坚持从严治检,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谁砸检察院的牌子,我们就砸谁的饭碗,绝不允许用检察权换取利益,用铁的纪律带出铁的队伍。
四是树立司法公开理念,在自觉接受监督中提升司法公信力。司法公开是促进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的重要途径。我们在去年全市两级检察机关全面提升完善检务公开工作,按照“能公开的全部及时公开”原则,不断完善、更新、充实丰富检务公开内容,全方位为群众提供查询服务,揭开检察机关的神秘面纱,架起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对检察工作的监督,确保检察权在阳光下运行,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促公信。
五是树立科技引领理念,在打造“智慧检务”中提升司法公信力。科技强检是司法公信力的有力支撑。去年以来,我们坚持科技引领侦查、信息主导管理,本着“着眼实战、建用并举、重在应用”的原则,按照“五大建设”(侦查信息一体化建设、云龙电子数据协作网络建设、职务犯罪信息查询平台建设、科技用房建设、办案区改造升级建设)、“八大系统”(建设完善信息查询、海量数据分析、电子数据恢复、电子物证提取、审讯监控、案件评查、远程视频、综合管理等)建设要求,着力构建“互联网+检察”的工作模式,推动检察机关侦查方式、取证方式、公诉方式、接访方式、提审方式向科技化转变。今年,我们又提出了“科技引领检察、打造智慧检务”工作思路,做好互联网时代检察工作的“+”法,推动检察事业创新发展。
六是树立司法为民理念,在服务群众中提升司法公信力。人民群众的信任是司法公信力的根基。检察机关司法的效果如何,案件办得公不公,工作做得好不好,关键还要看人民群众是否满意。所以我们在工作中,一是以人民群众平安需求为导向,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二是加大对危害民生、侵害群众切身利益职务犯罪的打击力度。三是正确处理打击与保护的关系,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四是积极拓宽服务渠道,认真组织开展法治服务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学校、进社区、进军营“六进”活动,努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专访将近结束时,陈晓明再度表示,我们省会检察机关要紧紧抓住开展“司法公信建设年”活动这一有利契机,以更高的站位、更强的举措、更坚定的信心,强力推进“司法公信力得到明显提高”,让更多的群众用法治思维思考问题,让更多的群众相信政法机关公正司法,让更多的群众能够真真切切体会到法律的尊严与权威,能够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和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