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15年11月19日
往期报纸检索
分类检索
“救时善政”能官—张洧

  □ 张一风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景州迎来了新一任知州张洧。

  张洧,河南安阳(今河南安阳)人,他来到景州,所关心的首先是土地问题。因为在那个年代,土地是农民唯一的生产资本,没有土地,农民就失去了生存的基本条件。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没有一次不与土地联系在一起。所以那些开明的、负责任的封建官吏,首先关注的都是土地问题。

  元末明初的景州,饱受战争的蹂躏和摧残,百姓逃亡,土地荒芜。针对这种情况,明廷下诏,鼓励百姓还乡垦荒,明确规定垦荒不限亩数,每亩出马料银一分,其他租税一律免除。这样一来,虽然调动了百姓垦荒种地的积极性,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占有土地多寡不均,有的大户垦地多达二三十顷;二是肥沃土地开垦已尽,汗湿碱薄之地无人问津。

  后来,其他省份移民来景州列屯定居,朝廷令原住居民拿出土地分配给移民,移民得到的都是次等地,像这样的土地,每户最多也不过四五十亩,有些移民生活无着落,又返回原籍。

  后来,土地依法纳税之后,占有大量土地的豪富之家,又千方百计隐匿田产逃避税赋,这不但造成国家财政紧张,而且使得农村贫富悬殊,普通百姓负担沉重。

  为此,张洧提出在全县重新丈量土地,平均分配农田。为表示自己的决心,他祭祀县衙旗纛之神,宣读自己写下的祭文。他说,景州土地虽广而赋税不均,人口虽多而差役繁重。县民中多为善良之辈,但狡猾不法者也有人在。皇庄神庙、河岸马厂占地情况不一,而且变化多端,百姓深受其苦。这些本官已了解得清清楚楚,绝不能再任其滋长为害。过去丈量土地的官员,办事不力,敷衍塞责,各种弊端并没有得到纠正。他列举了历次丈量土地中存在的问题。他说,有畏惧权势不敢秉公办事的,有贪图小利不敢秉公办事的,有碍于亲友情分不敢秉公办事的。也有的违规操作,不亲赴现场,而是让手下人代为办理,也有的仗权施威,挟嫌报复,对富户漏登漏报,在登记账册上弄虚作假。凡此种种,贻害子孙,祸及后世。此弊不除,人情不顺,天理难容。如有重蹈覆辙违禁作弊者,除按规定处罚外,请神明降罪惩罚他们。如守正奉法,除受到褒奖外,请神明保佑,个人长寿,子孙繁盛。事成之后,将他们的名字镌刻在功德碑上,使立功者今生受到褒奖,后世得到赞美;违法者本人受到谴责,后世留下骂名。如有优柔寡断,徇私枉法者,也请神明鉴察。

  据旧志记载,由于张洧决心大,措施果断有力,土地普查取得了预期效果,不但耕地四界清楚,全部登记造册,而且盐碱地,沙荒地、低洼易涝地、坟茔、道路也丈量到位,计算准确。土地丈量结束后,税赋按地亩复核,使负担不均的积弊,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张洧的这一举动震动朝野,被誉为“救时善政”。

分享到:
河北法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转载 
网址:http://www.hbfzb.com 数字报广告咨询
Copyright@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Server Form :河北法治报社 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