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15年02月27日
往期报纸检索
分类检索
群众的“警察亲戚”
  图为李杰热情地为群众办理有关业务。

  □ 本报记者 牛鸿飞

  李杰,男,1980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迁安市公安局杨各庄派出所民警。他始终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基层民警”这个“小”岗位的“大”意义,获得了辖区百姓的信任和赞誉。2008年被迁安市公安局评为“先进工作者”,2009年被迁安市公安局评为“安保工作先进工作者”。先后多次被唐山市公安局、迁安市公安局评为“优秀人民警察”,两次荣立三等功。

  

  扎根基层

  做百姓的“平安符”

  

  基层民警杂事多,邻里矛盾、家庭纠纷、衣食困难、夫妻不和,还有许许多多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在李杰眼里都是大事。十四年来,李杰一直工作在迁安市最偏远、贫困的乡镇——太平庄乡、杨各庄镇。他曾星夜蹲守抓捕逃犯,曾为乡村民事纠纷进行过调解,曾为从非典疫区回乡的民工送药送饭,曾到千家万户入户访查,曾给贫困家庭送去棉衣棉被、米面,可以说,基层工作的酸辣苦甜他都悉数品尝过。

  2001年至2007年他一直兼任太平庄派出所铁路护路民警,每天带领护路队员一米一米踏查铁路线路,用汗水换来了铁路线的安全,多次被唐山市综治委、唐山市公安局评为铁路护路先进个人。

  2008年,李杰任杨各庄派出所民警,兼任行政内勤、户籍内勤、外勤民警、消防民警,面对各种工作,他都用“勤”字来应对。

  杨各庄镇是个偏远的农业大镇,山区多,治安环境复杂,人口近4万。身兼多项职责的李杰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不辞辛苦到全镇有代表性的家庭去走访,去调研。几年来,他和同事们共抓获违法犯罪分子35名,其中10名被判刑,1名被劳教,24名被行政拘留,破获刑事案件83起,治安案件15起,有力地打击了违法犯罪行为。

  

  基层民警管“闲事”

  左邻右舍没难事

  

  2010年5月,李杰在下警务区时了解到高各庄村村民薛宝和因交通肇事造成手臂等多处骨折,暂时失去劳动能力,家里又有孩子上大学生活极其困难。李杰立即将薛宝和作为自己的帮扶对象开展帮扶。冬天冷了,李杰为薛宝和送来煤炭和电暖宝;过年过节了,为薛宝和送来米面、肉、粮油;自从和李杰做了“亲戚”,薛宝和改变了生活态度。时间长了,薛宝和家简直就成了李杰的临时警务室,每次到老薛家他都要在这里向村民宣传法律、解答疑难、调解矛盾、了解社情。村民一提到李杰就竖起大拇指说:“这个警察亲戚就是好。”

  杨各庄村上游的乡镇曾建有化工厂、纸厂和橡胶厂,下游水质受到了污染,多年来村民一直饮用地表水,意见非常大。2012年听说上级要开展基层建设年活动,李杰踊跃报名,成了驻村工作组的一员。工作中,李杰认为首要任务就是解决村民的饮水安全问题。从自己学着画图纸、提取水样,到跑办项目,再争取扶持资金,经过连续多天加班赶工,终于在雨季前打了3眼180米深的水井,建了3座机井房,铺设管道2.3万多米,实现了村民家家通自来水的愿望。正式通水那天,村里举行了隆重的剪彩仪式,村委会主任从水管里接出一碗清澈的水端到李杰面前,非让他喝下这第一碗水,看着乡亲们的笑脸,李杰一口气喝干。

  2013年10月,杨各庄镇马庄户村吕淑芳来派出所找到李杰求助:“因为我没有户口,没办法和相爱4年的男友领取结婚证,男友的家人要我们分手。”李杰通过调查得知,吕淑芳小时候是杨各庄镇马庄户村单身汉吕进忠捡养的弃婴,因为吕进忠不懂相关政策,一直没给孩子上户口。了解情况后,李杰当即和迁安、唐山两级户政部门联系咨询解决办法,并带领吕淑芳、吕进忠到迁安公证处办理公证手续,到迁安民政局办理单身证明,最后为吕淑芳办理了户口。几年来,李杰共接待群众7万多人次,办理疑难户口260多人次,办理居民身份证3.5万余张,为群众发放各种证明5.2万张。

  

  舍小家顾大家

  家人病危仍执勤

  

  参加公安工作后,李杰越是到节假日工作越忙,有时一忙起来可能几天不回家,不能很好地照顾妻儿家人,但作为一名民警,他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舍小家、顾大家。

  2013年元宵节刚过,一向身体状况不错的岳父突发脑梗塞,住进唐山市一家医院的重症室,岳母一急之下也卧床不起,妻子为了照顾两位老人忙得顾首不顾尾。屋漏偏逢连阴雨,每天接送孩子上学的母亲也病倒住院。当时正值全国两会安保关键期,李杰强忍着心中的苦痛,毅然坚守在值班岗位,一天假都没有请,一句怨言都没有说。

分享到:
河北法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转载 
网址:http://www.hbfzb.com 数字报广告咨询
Copyright@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Server Form :河北法治报社 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