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15年02月17日
往期报纸检索
分类检索
过 年

  贾建军

  喝了黏稠的腊八粥,春节的脚步就临近了。一年中经历的行色匆匆与风雨,全都积淀成年夜饭里厚重的味道,带着温馨与沧桑,见证着中国人别样动人风骨的温情,有回家团圆的喜庆与祈祷,也有不能回家团圆的懊悔与不安。因此,回家团圆成了每个中国人心中要跨越的坎儿,是一个结。

  当兵时,我有九个春节是在部队过的,而且还有一年的除夕是在回家的列车上渡过的,吃着餐车上免费提供的水饺,就幻想着转业回到地方再也不用在年里奔波,可以安心陪家人一起守岁,守着年迈的爹娘,绕膝的女儿,望着小院里高悬的红灯笼和窗外飘舞的雪花,手捧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有滋有味地品尝丰收的喜悦和生活的香美,享受温暖如春的亲情与幸福的时光。穿上警服后我才知道,普通人家年夜里能够围坐在一起,吃个团圆饭对于军人和警察来说那是一个美好的奢望。因此,每到春节临近,我都有一个特别杂陈的体味。最令我记忆犹新念念不忘的有两段过年故事,却也充斥着别样的幸福。

  一段是1997年我在部队过的第一个春节。我们导弹营常年有驻训任务。那年我们营房驻扎在一座山顶之上,那里环境恶劣,盘山公路陡峭,给养是每个月分两次固定配送。腊月二十六晚点名后,营长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教导员的家属经过团领导的特许,今年将在部队陪我们一块过年。听到这个消息,营里一下炸了锅。因为教导员结婚9年,还没有陪家属过过一个春节,现在女儿都6岁了,还不记得爸爸长得什么模样。虽然嫂子辞去了山东老家的工作随了军,但是我们的部队长年参加轮战驻训等任务,嫂子就成了随军不随队,两人仍旧相距千里之遥。作为团里唯一上山过年的军人家属,团领导对他们格外照顾,为他们特意腾出了一间宿舍。

  嫂子刚下车,战士们就争先恐后上前帮嫂子提大包小包,那些包里装着水果、糖还有家的幸福味道。因为营院里有了女人,一切都活跃起来了,成天嘻里哈啦的大兵,变得斯文起来了,皱褶的衣服熨烫笔挺,早操的口号不用营长训斥也能震彻云霄,有的老兵还拿出训练磨破的衣服请嫂子缝补。

  “啧、啧!嫂子,您这细密的针脚,就是比我们缝得好看多了,嫂子,您的手咋就这么巧嘞!”

  “下山后,嫂子给你们每人介绍个心灵手巧的大姑娘,为你们洗衣服做饭,保准你们啊个个都满意!”

  “哎哟,那就先谢谢嫂子了。”那个春节,因嫂子的到来,艰苦单调的营院到处都涌动着温馨和幸福的时光。

  另一段故事是我在派出所过的一个春节。2012年的大年三十,我们接到报警说有人在范耳庄村被绑架了。我们迅速赶往现场。原来是几个农民工在大街上偶然遇见了欠薪躲藏的老板,气愤之下几个农民工把老板挟持到家里,想让老板娘拿工资赎人,老板娘一气之下报了警。这是一起典型的讨薪纠纷。经过我们四个小时的工作,老板先支付他们三分之二的工钱,其他的过完年付清并签订工资支付协议。处完警已是下午13点30了。简单的午饭后我们开始打扫派出所的旮旮旯旯,张贴对联,挂起了灯笼,扯起了彩灯,整个派出所焕然一新准备迎接新年的钟声。晚上我们顾不上寒冷,加快脚步往辖区烟花爆竹点走去,在人们兴高采烈地放着鞭炮辞旧迎新时,我们要不间断的在辖区大街小巷及广场空地来回巡逻,在硝烟弥漫的火药味和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中,维持辖区的秩序,防止燃放烟花爆竹引燃火灾伤人事件。深夜11点,我们又接到群众求助,说有个小姑娘在县城下了车,因为是除夕已经没有往乡下跑的出租车了,想让我们送她回家。路上小姑娘向我们不停地道谢, “除夕夜你们警察不想家吗?”她的话仿佛一下就击中了我们的软肋。我们都没有说话,车里是长时间的沉默。带队的副所长家在市里,父母兄弟、妻子女儿均不在一地,此时的除夕不知他的心该向何处?新当上母亲的女民警,丈夫也是警察,在边远的乡镇派出所,刚满周岁的儿子留给了在另一个城市的母亲照顾……

  送完小姑娘车辆刚进县城,电视里传来了新年晚会的钟声。天空中忽然间密集地绽放出无彩的礼花,变化着曼妙的姿态,似千树,万树的梨花齐开,又似万千蝴蝶翩翩起舞把新年的气氛推向极致,给这醉意微醺小城的除夕之夜带来了欢乐吉祥。

  我禁不住给妻子打了个电话,说年夜里在大街上巡逻可以欣赏世界最美、最盛大的烟火景观,你想象不到有多么好看,多么震撼……我没有再说下去,我的喉咙有些哽咽。

  (作者单位:成安县公安局)

分享到:
河北法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转载 
网址:http://www.hbfzb.com 数字报广告咨询
Copyright@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Server Form :河北法治报社 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