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刘波)日前,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2014年,我省严打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全年立案查处侵权假冒行政违法案件6000多起,刑事立案近2000起,1000余人被判刑事处罚。批捕、起诉、判决案件数和罪犯数均大幅超过往年。
据了解,2014年,我省行政执法部门重点开展了农资、药械、车用燃油、重点区域和网络打假5个专项行动,在生产、流通等环节和商标、版权、专利、文化等领域进行专项整治。全年共立案查处侵权假冒行政违法案件6342起,办结4618起,案值4174万元。捣毁制假售假窝点235个。
在刑事打击方面,通过开展“2014打击侵权假冒”、“打四黑除四害”等专项行动和“餐桌安全保卫战”、“药品安全保卫战”等专项战役,全年破获侵权假冒犯罪案件195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671名,涉案金额3.5亿余元。全年批准逮捕409件566人,提起公诉713件1160人,判决696件1021人,全部给予刑事处罚,刑事打击震慑效应显著。
在新闻发布会上,省公安厅、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省农业厅、省烟草专卖局等单位,分别曝光了邯郸市公安局破获的韩某、刘某等人生产、销售假酒案,石家庄正定新区工商局查办的李某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案,石家庄某电器有限公司未取得生产许可证生产不合格电热毯和冒用他人厂名案,衡水市某粮油经营部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用油案,廊坊市永清县张某经营劣质农药案等6起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