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15年02月13日
往期报纸检索
分类检索
盼 年

  □ 赵金刚

  年味是从雪后的那个早晨开始,还是从“噼叭”的鞭炮声中开始,已不再重要。在城市待惯了,年味渐行渐远,孩童时盼年思年的兴奋劲儿不见了,不只是年,那份急切的盼呢?那份新奇的等待呢?难道随着年龄的增长逝去了吗?常常忆起,雪后的那个早晨,看到一群麻雀忽儿落在屋前的梧桐树上,忽儿又“嗡”地涌向雪地,“叽叽喳喳”。不远处鞭炮声起,一股清新的年味扑鼻而来。

  小时候盼下雪,因为有雪的季节离过年不远了,集市上早早有了鞭炮,孩童们一入冬就鼓动着父亲去买,往往买上长长的一挂,在孩子们一天天偷偷地拆分下,到年底只剩下不到半挂。一群孩童如麻雀般奔出家门,手拿鞭炮,在雪地里比响,显摆着看各自鞭炮的威力,那阵欢呼跳跃,使村子早早就充盈了年味。

  乡村的年味,就从这鞭炮声中开始了。

  和这鞭炮同时映入眼帘的还有卖货郎,泥哨、玻璃球、糖瓜,都是伙伴们喜欢的物件,有的从兜里掏出手绢包,一层层打开,从一年的几块钱积蓄中庄重地数出几个钢镚儿,买个泥哨,兴高采烈地吹出调儿来。没钱的,便到家里拿来鸡蛋、铁头,以物易物,换来自己喜欢的摔炮,或内心带柑瓣的玻璃球,欢天喜地地和同伴们显摆,那种喜庆劲儿,充盈在乡村各处,使这个几百人的小村,随着春节驾到,分外灵动起来。

  后来,我参军入伍了。在军营,哪天有值得显摆的事,就在挂历上用红笔把这个日期圈起来。时间长了,这些红圈好像自己走过的一串串红色脚印。立功了,受奖了,连长表扬了,当到这一年的尽头,再把这些荣誉收起来,过年回家时炫耀给父母看,以满足自己那份小小的虚荣心。那时,每到过年,便有提着大包小包的游子从外面归来,无论开车、坐火车或坐客车来,都把自己光鲜的一面亮出来,呈现貌似衣锦还乡的景象,成为村上人的谈资。过年,好像成了生活在外乡的游子回家比靓的秀场。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少了盼年的欲望,也尝不到年俗那浓浓的味道了,年只是作为一个符号以假期和聚餐替代,而过密的礼尚往来、迎来送往致使一些人愁年、恨年。其实,不仅仅是过年,许多小时候倍感乐趣的事,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再难唤回,掺杂着权、钱、利的生活秀场里,那份年少时从内心里透出来的快乐似乎也很难寻回了。

  几天前,在邮箱里收到一个来自吉林的漂流瓶,上面说:年节不远了,请把一年的烦忧装入瓶子,抛进大海。我照着做了,也希望下一个捡拾到瓶子的人也照样做下去,这样,世上的烦恼不就少很多吗?其实,这只是个愿望而已,真正的快乐是个人内心生发的,和漂流瓶无关,和过年无关。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年节,应是聚集快乐的节日场,应是回归童趣的民族习俗。

  这样想着,有些盼年了。

  (作者单位:沧南监狱)

分享到:
河北法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转载 
网址:http://www.hbfzb.com 数字报广告咨询
Copyright@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Server Form :河北法治报社 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