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鲍娜军
“我十五岁,他十六岁……”“实在没事干,就想吸一下……”这些对话,发生在民警和十五六岁的吸毒者的交流中,孩子们流露出的无所谓,让有多年办案经验的民警们一时无措。吸毒者年龄日趋低龄化,这无奈的背后,破解的方法何在?
■吸毒者日趋年轻化
6月的一个傍晚,石家庄市公安局休门派出所接到一条线索:某宾馆有人在吸毒。民警火速出警,到达现场后,让民警感到惊讶的是吸毒者中竟有两名十五六岁的孩子。
近日,该所民警在办理的案件中发现,吸毒者与过去不同的是年龄日趋年轻化,这引起了民警的注意。
5月22日23时许,民警在辖区一出租房内查获彭某涉嫌吸毒。彭某,30岁,据其交代,其在无聊时,想起包内还有少许冰毒,就找来工具……
5月8日19时,该所民警在辖区一酒店例行检查时,发现35岁的张某正在吸毒……
4月27日9时,22岁的李某在家中吸毒,当日22时许,其在一酒吧被查获。
■吸毒背后的社会隐忧
负责侦办案件的杨警官告诉记者:“这样的案子,看着只是一个、两个人在吸,好似与别人无关,但其背后隐藏的社会危害极大。吸毒经费供应不上时,就会出现偷、抢、盗、骗、诈。说吸毒害人害己,一点不为过,它是一个毒瘤,毒素蔓延,危害全社会。
经手这样的案子,杨警官也在思考着解决办法:都说社会的责任重大,可究竟靠谁来挽救这些吸毒的人?案子就在这里摆着,现状就是这样,吸毒的人年龄越来越小。这些人早早离开学校,年龄不够务不了工,这样就进入不了社会的管理体系。
■思想教育要与经济发展同步
一张姓教育界人士表示,青年人对吸毒这一类事情乐此不疲,给大家敲响了警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与经济同步发展,给这些涉世不深的青年人引领人生路。最后,在社会组织已经多元化的情况下,要有更多的专门针对这些易发人群进行必要梳理和疏导工作的协会或组织,以防止吸毒一类的弊端更加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