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毛蕊)“那骗子戏演得真够水平,当时唬得我心怦怦乱跳”。说起前些日子险些被骗的经历,家住秦皇岛市海港区的钱女士至今心有余悸。
6月16日,钱女士接到一个电话,来电显示是“联系淘宝买家”。“您是不是在网上买了27盒芦荟面膜?”电话里的女子自称是面膜卖家,还说出了钱女士的名字,购买商品名称、数量等细节。
此前半个月,钱女士的确跟几个朋友一起在网上买了18盒面膜,店家当时搞活动还赠了9盒,一共是27盒。“您买面膜是自用还是批发?”电话那头的女子继续问。听到钱女士说是自用,该女子接着告诉钱女士,交易时工作人员误把她定为批发商了,按规定每个月需要从她的银行卡里扣除500元钱。钱女士一听挺生气,“你们自己的失误,为什么扣我的钱?”
接下来,这名女子表示可以修改错误,不过他们单方面取消不了扣钱的业务,需要钱女士提供银行卡卡号,然后他们再给银行发传真进行协商。听对方索要自己的银行卡卡号,钱女士一下警觉了,“不会是一场骗局吧?”她忍不住问,“你不是骗子吧?”
岂料,一听这话,对方的语气马上严肃起来,显得非常生气,严厉地让钱女士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还说如果不配合,后果由钱女士自己负责。再往下聊,虽然该女子对有些细节说不清,但态度一直挺强硬,最后索性留下一句:“你看着办吧,过了今晚12点就开始扣钱!”然后挂断了电话。
“难道真的是那个卖家?”见对方的语气很坚决,钱女士心里有点拿不准了。之后,她赶紧与当时自己买面膜的店铺取得了联系。对方客服人员明确告诉她,店铺的客服电话不会出现“联系淘宝买家”的来电显示,也没有所谓批发商要扣500元钱的说法,钱女士遇见的这种情况肯定是骗人的。
钱女士告诉记者,她想以自己的经历给大伙提个醒,一旦遇到索要银行卡号等重要信息的情况,可得多留个心眼,赶紧找办法求证。 “现在骗子太多了,手段也越来越高明,连我买东西的信息都查得清清楚楚,说起话来还挺横,特有气势。不过,大家千万别被他们给唬住了,一定要小心提防、细心求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