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14年06月25日
往期报纸检索
分类检索
《检察调研与执法理念笔记》读后感

  

  □ 纪剑铭

  近日,笔者拜读了由河北省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李兴友编著的《检察调研与执法理念笔记》一书,深感此书思想深刻,指导性强,是一本集资料性、通俗性和检察调研参考性为一体的好书。

  《检察调研与执法理念笔记》中的所有文章都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和工作正能量,篇篇有新意,字里行间倾注了作者对检察调研工作和执法理念的思考和期盼。如在《怎样做一名检察调研工作的“赢家”》一文中,作者把“赢”字分别拆成“亡、口、月、贝、凡”五个字,提出了调研人员要有危机意识、表达能力、时机把握、实事求是、平常之心等方面的能力,引人入胜,令人思考。《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研究室主任》、《做好基层检察院调研工作的几点思考》等文章,观点新颖,操作性强,值得基层检察院分管检察调研工作的领导和从事研究室工作的检察人员一读,这也正是本书的价值性所在。

  本书的指导性在于书中辑录的30余篇有关检察调研、执法理念和刑事政策把握方面的文章中,每一篇文章都结合检察工作实际及现实需要等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看法和观点,不落俗套,有一定创新性和前瞻性。诸如检察调研成果的评价标准、目标追求和检察调研与规范执法办案的关系,尤其是执法理念笔记内容,符合法治思维和诉讼规律特点,为解决现实检察调研和执法工作中的难题提供了一把破解的“钥匙”。

  本书的资料性显见于书中辑录了毛泽东等诸多领袖人物对调查研究工作的名言名句。检察调研属于党和国家调查研究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又别于一般的调查研究而呈现自身特点和规律。在这方面,作者并未单纯地摘引辑录资料,而是结合自己工作对调研工作的感悟和实际应用,有针对性地辑录了毛泽东等对调查研究工作的精辟论述,为调研人员既提供了工作参考,又减少了查找相关资料时的翻查之劳。

  本书以“笔记”形式成书,文体不拘一格,形式多样,语言雅俗共赏,通俗易懂。其中有许多文章原本是作者在一定场合的会议上所作的发言、讲话或提交的论文、讲义,成书时作者对相关文体做了补充修改,力求理论通俗化和文体口语化,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便于和读者交流,应用于实际工作。

分享到:
河北法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转载 
网址:http://www.hbfzb.com 数字报广告咨询
Copyright@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Server Form :河北法治报社 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