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14年06月16日
往期报纸检索
分类检索
为保护一方碧水蓝天
图为民警对某废物旧塑料加工厂进行检查。

  ——井陉县公安局环境安全保卫大队开展“利剑斩污”行动纪实

  文/图 李忠勇

  

  “门外汉”变成“行家里手”

  

  井陉县公安局环境安全保卫大队是一支新组建的保护环境执法新军。为保护一方碧水蓝天,成立半年多来,他们大刀阔斧地开展“利剑斩污”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污染破坏环境违法犯罪,取得了显著成效,到目前,共打掉11个利用暗管和深坑排污企业、5个小炼油企业,破获刑事案件17起,刑拘犯罪嫌疑人21名,查处污染环境的治安案件97起,行政拘留95人,有力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开创了公安环境执法工作新局面。

  2013年10月上旬,井陉县公安局在全市率先成立了环境安全保卫大队,选调在基层担任所队领导多年、综合素质强的刑警大队副大队长武力军担任大队长,从各单位抽调5名办案经验丰富的老民警充实到环安队伍,调配办公用房24间,分别设立了工作区和办案区,配备了警车、电脑,开始投入工作。

  

  精兵强将组成环安队伍

  

  环境安全保卫大队一成立,就赶上了全省开展“利剑斩污”专项行动,民警对环保执法工作都很陌生,连一些环保名词也不懂。为了尽快适应工作,由“门外汉”变成“行家里手”,他们首先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环境法律业务知识集中培训,快速“充电”,认真学习了《环境保护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从互联网上查阅有关环保方面的知识,并与县环保部门联系沟通,掌握本县有哪些污染企业,容易造成什么污染,对造成的污染依据什么法律进行处罚,还请省市环保法律专家前来讲课,使大家初步掌握了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基本知识。

  

  敢于“亮剑”,查处犯罪不手软

  在此基础上,他们边干边学,在实践中学习,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办一个案子,从立案到查处,对违法犯罪人员的询问、文书的制作,适用哪条法律法规,大家都从头至尾,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参与学习和实践,遇到拿不准的问题,即向环保部门和县局法治大队请教,在实践中得到提高。

  井陉县地处山区,矿产蕴藏丰富,但在经济利益驱动下,私挖乱采现象比较严重,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破坏。他们就将私挖乱采作为开展“利剑斩污”行动打击的重点,不管遇到什么人,碰到什么困难,都敢于“亮剑”,坚决查处不手软。

  今年2月下旬,他们接到群众举报,称小作镇八里沟村有人非法开采铁矿,便立即赶到该村进行调查。犯罪嫌疑人非常狡猾,以开养殖场为名,将距村4公里远的一座深山,从沟底全部用铁丝网和彩钢围了起来,只留有一个出口,里面还养着十几条藏獒把门,一到晚上,就把藏獒放开,在山上乱窜,外人根本不敢进去。武力军大队长带领民警李国云、尹祯福,带着方便面、馒头和望远镜、录像机,化装成农民,冒着凛冽的寒风和被藏獒咬伤的危险,夜间从铁丝网下一步一步爬进去秘密侦查,经过十几个夜晚的艰难蹲守,终于查清了该处确实是一个隐秘非法采矿点。该采矿点由本村村民朱某以开养殖场为名,白天停工休息,晚上组织外来工人大肆盗采铁矿资源,一到晚上拉矿石车就不断进进出出。为不被本村村民发现,朱某还专门从山上开辟了一条专用道,让拉矿石车直走平山。3月上旬,大队将这个由朱某等7人组成的非法采矿团伙一网打尽。

  3月26日,该大队接到市公安局督办函:罗庄山冷冻厂后院有人利用渗坑排放污水。县公安局副局长冯艳和大队长武力军带领技术人员赶到现场,当场扣押危险化学物品氢氧化钠6袋、医疗垃圾400公斤。经查,2013年6月,犯罪嫌疑人陈某购置废旧塑料破碎清洗设备,利用工业火碱液对收购的废旧饮料瓶、食用油桶、洗发水瓶、机油桶、医药垃圾等塑料容器进行清洗破碎。在清洗过程中,其先将危险化学品氢氧化钠作为清洗剂加入,后将产生的有毒有害污水(约10吨)排放到一个深土坑沉淀池内进行自然渗漏,严重污染了地下水。其还将沉淀池中捞出来的大量有毒污泥随意摆放,严重污染了环境。案情查清后,民警于5月9日将其抓获。

分享到:
河北法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转载 
网址:http://www.hbfzb.com 数字报广告咨询
Copyright@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Server Form :河北法治报社 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