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14年06月12日
往期报纸检索
分类检索
父亲与老屋

  

  田秀娟

  这些年,村民们都翻建了房子。父亲的老房子被四周高大的新房子包围着,就像一口废弃在岁月尽头的枯井,隐藏着被世界遗忘的痛楚和孤寂。

  我们兄妹三人都像小鸟一样越飞越高、越飞越远,父母成了空巢老人。回家看着左邻右舍纷纷翻建房子,问父亲,咱家的房子翻建不?父亲说,我和你妈都老了,你们都不在家,没有力气张罗翻建房子呀!等我们动不了了,就跟着你们住去。

  怕父母将来和我们住在一起会不习惯,我们商量着给父母凑钱在市里买套商品房。房子买下以后,一直空闲着。父亲舍不得离开老屋。老屋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是父亲的心血。父亲把院子搞成了“微缩农场”。我们回家父亲都会拿出他亲手种植、采摘的蔬菜、水果,像个得胜的将军一样,大手一挥,豪气冲天地说,你们再有钱,在市场上也买不到这样的,这是绿色食品!

  父亲会领着我们的孩子,指着老屋墙上那些泛黄的奖状,说,你看你妈那时多聪明啊,考试老得第一。有时也会盯着墙上的镜框,说,你爸小时候可调皮了,经常让人家邻居找来告状……

  父亲老了,但他爱帮助人的习惯没有改。村里不管谁家有红白喜事,父亲总要去帮忙。他有冠心病,做过搭桥手术。我们担心他身体吃不消,也害怕他上人群集聚的地方会被传染上感冒,劝他不要去。他说,你们都不在家,我不去,谁去呀?这是无奈。想起父亲年轻时, 社会上尤其是农村都不注重教育。村里有的孩子勉强上到初中,就辍学了。常有村民劝他,不要把孩子们全放出去,留一个在身边吧,帮着你干干农活,要不,等你老了,没人管。父亲哈哈大笑:“只要孩子们想上学,我就供他们。上多高供多高。”父亲几乎是一个人承担了家里所有的农活。无论多累多苦,他从没让我们耽误过一节课。

  事实证明,父亲的决定是多么英明。我的很多同学因为很早辍学,文化水平低,从事着重体力活。而我们兄妹三人都学业有成,并且都有一份不错的工作。这都得益于父亲是个重视教育的人。

  可是,父亲老年却很孤独,没有一个孩子能守在他身边。我不知道,现在的父亲是不是后悔自己当初的行为。每次给父亲打电话,父亲总说,别惦记我们,好好工作。你们都好好的,我就高兴。问他,啥时搬来城里住呀?他沉默了一会儿,说,我想和老屋做个伴儿,我觉得扔下老房子,去城里享福,于心不忍。

  老屋是承载我们一家人在那个村落里繁衍传承的房子。老屋是根,正如父亲是根一样。我们期望逢年过节都能回到父母身边去,冷清寥落的老屋可能也会发出笑声。

分享到:
河北法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转载 
网址:http://www.hbfzb.com 数字报广告咨询
Copyright@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Server Form :河北法治报社 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