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灿 通讯员 马聪文 秦慧文
5月25日下午,原本庄严肃静的廊坊市中级人民法院门口显得格外热闹——来自不同媒体的37名小记者代表受邀前来参加该院举办的“公众开放日活动”。
在法官的带领下,小记者们首先参观了廊坊中院十大经典案例墙、法治史浮雕墙、法官宣誓墙、宪法墙,通过法官的细致讲解,对法院文化有了直观的了解。
紧接着,法官带大家来到法警指挥中心和执行指挥中心,观看最新的法院科技操作;在少年法庭,聆听未成年人综合法庭副庭长张海霞作的详细讲解。
第一次走进法院大审判庭,小记者再也按捺不住兴奋与激动,不停地向工作人员问这问那。“为什么法官后面有一个国徽?”“墙上的法网铜雕是不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的意思?”法官一边回答着小记者的提问,一边进行着普法教育,“你们要从小做一个守法、懂法的公民,不能染上不良习惯和嗜好危害别人;即使同学间有一些矛盾,可以多沟通化解,或者找老师调解,千万不要把矛盾激化升级。”
……
在数字化法庭,小记者们最期待的环节——体验模拟法庭开始了。“在这里,你们扮演一回法庭上的各种角色,进行一场法庭审理。”
法官的话音刚落,“审判长”、“审判员”、“公诉人”、“辩护人”、“被告人”以及“书记官”和“法警”已各就各位: “小审判长”成熟地把控着整场审判的节奏,并不时挥动手中的法槌,维持现场秩序;“小辩护律师”举手投足活灵活现,有板有眼……
最后,廊坊中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崔学光与小记者们进行了座谈。“请问,你们在司法公开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今后将采取什么措施巩固和发展?” “在对未成年人保护上,你们有哪些新的思路?”小记者们用精准的提问,表现出他们的专业水准。
公众开放日,让孩子们切实感受了阳光司法。活动在小记者们满意的笑容中圆满结束。
图为小记者在模拟法庭“开庭”。 通讯员 秦慧文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