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品川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强调,各级政法机关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把政法宣传工作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全面提升新媒体时代政法宣传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更加积极主动地顺应民意、回应关切、改进工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孟建柱同志的讲话,深刻指出了全面加强政法宣传工作的重要性,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政法宣传工作的目标。
当今时代,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通讯技术发展迅速,新型媒体不断涌现且样式越来越多,让人应接不暇。新媒体的普及,为社会公众的情绪宣泄和意见表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平台,极大地拓展了社会舆论空间。新媒体催生新舆情,也给舆论引导和控制带来新的挑战。政法工作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如果对舆论引导不当,就会处于被动,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因此,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如何做好新媒体时代的政法工作,及时主动地回应社会关切,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已成为政法机关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对政法机关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一,树立新观念,迎接新媒体时代。要充分认识新媒体的影响力,全面、客观地认识新媒体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要开展全面系统的专业培训,拥有一支专门的网络信息队伍。要主动加强对新媒体运用知识的学习,熟练掌握新媒体的传播规律,要做新媒体时代的弄潮儿,不要做落伍者。要以更加坦诚的姿态面对公众与媒体,意识到积极地公开、主动地沟通更能消除误解,赢得民心,越是捂着、盖着,越容易被动,滋生谣言。同时,政法机关要加强与宣传部门、新闻单位、媒体的密切合作,实现宣传资源与政法资源的深度整合,共同维护政法机关的良好形象。
第二,构建新机制,应对新媒体挑战。要完善网络舆情分析机制,及时掌握社情民意,了解群众、网民的诉求,把反馈的信息作为促进工作的动力。要构建基于新媒体的应急处置机制,在公众事件中及时地监控、引导舆论的热点,主动、快速、有效地回应群众的合理诉求。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开展广泛、正面的宣传报道,引导公众了解和掌握政法工作全貌。完善新闻发言人的工作机制,聘请熟悉网络沟通技能的专家作为顾问,当出现热点事件和话题后,提供可行的应对策略,把握住舆论的导向。
第三,搭建新平台,发挥新媒体优势。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要求政法宣传工作要“以群众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政法宣传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因此,在虚拟世界里构建一个互联、高效、亲和、互动的全新政法工作的政务、警务平台,是提高主动引导舆论能力的关键,通过这一平台,积极争取和群众形成良性互动,多反映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多报道政法机关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工作中做出的贡献,多宣传人民群众支持参与政法工作的先进事迹,对于网络造谣引发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坚决依法打击,从而牢牢把握住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作者系宽城满族自治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