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陈海林 吴凡
本报记者 陈兆扬
一司机“宿酒驾驶”被罚
4月18日早8时13分,沧州市公安交警一大队六中队民警正在市区新华路与水月寺交叉路口设卡纠违。这时,一辆黑色小型轿车沿新华路由西向东驶来,民警将其拦停并例行检查。当驾驶人摇下车窗开口询问民警为何将其拦停时,民警就闻到有一股浓烈的酒气,遂立即对驾驶人进行酒精呼气测试,结果酒精测试棒闪起了红灯。民警示意该男子下车,到附近岗亭接受进一步检测。
当民警再次对驾驶人进行酒精呼气测试时,测试结果显示为22mg/100ml,属于饮酒驾驶。面对测试结果,驾驶人张某表示疑惑,他连称:“我是昨天晚上喝的酒,怎么今天还是酒驾!”原来,张某是盐山人,17日晚上自己在家中喝了点酒,直到夜里11时才休息。当天早晨,他以为酒劲过了,就想着来市中心医院看望病人,于是开车上了路。
民警向张某耐心讲解了酒后驾驶尤其是容易被人们忽视的“宿酒驾驶”的危害。张某听后表示将吸取教训,绝不再犯。最终,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等规定,张某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而被处以驾驶证记12分并暂扣6个月,罚款1000元。
“宿酒驾驶”危害大
“宿酒驾驶”,即隔夜酒后驾驶算不算酒驾?现实中,很多人都认为只要不是刚刚喝酒后驾车,就不能叫作“酒驾”。因此许多司机朋友对前一晚喝酒第二天早起被查大呼“冤枉”。殊不知,这是大家对酒后驾驶的理解有误区。对此,沧州市交警一大队民警解释说,对酒后驾驶的认定,是根据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来决定的,具体什么时间喝的酒,对认定不构成影响。一般的,饮酒后驾驶机动车是指驾驶人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将被处驾驶证记12分并暂扣6个月,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醉酒后驾驶机动车是指驾驶人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将被处驾驶证记12分并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处拘役,并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10日以下拘留,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次日最好不开车
那么,喝酒后多久才可以开车呢?沧州市公安交警一大队民警说,由于每个人的体质有所不同,致使每个人体内的酒精分解能力也不同,因此,“酒后多久能开车”这个问题因人而异。目前有专业人士认为,酒精在人体中一般消散时间为10至20个小时。有时候夜里喝完酒睡一觉第二天一早没什么事,但开车出门结果被查酒后驾驶就是这个原因。生理上是没什么反应了,但酒精依然在体内没排干净,所以喝酒10至20小时后再开车是比较科学的。
对此,沧州市交警一大队民警提醒广大司机朋友,晚上饮酒后,次日最好不要开车上路行驶,否则容易造成“隔夜酒驾”。“隔夜酒驾”的司机常常会因为处于“宿醉”状态,对于路况的选择和判断有偏差,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酒后驾驶的后果不容小觑,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请严格遵守交通法律法规,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做一名合格的驾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