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波
好的法官会让违法者感受到法律的冷酷,也会让受害者感受到法律的温暖。
秦皇岛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刘子明说,法官手持法律之剑,就要守护公平正义。
爱较真
在一起财产损害案件中,原告是卢龙县的一位农民,他在自家田地里盖大棚养殖蝗虫。2016年,村边修路,因施工部门没有考虑到新修道路的排水问题,一场大雨过后,大棚被雨水冲毁了,养殖的蝗虫死伤殆尽。这位农民将市政施工部门告上了法庭。一审法院支持了他的诉讼请求,被告上诉到秦皇岛中院。
接手案件后,刘子明发现案卷中估算蝗虫卵价值的计算公式有问题,公式中估算每斤蝗虫卵有15000粒,而在算价值的时候却是用估算得出的斤数乘以每公斤200元的价格。
刘子明用计算器按照公式一遍一遍地验算,结果将蝗虫卵的重量变成公斤后与单价相乘,得到的数据竟然与鉴定结果相同。既然最后的结果能与鉴定报告的结论相符,双方当事人又没有对此提出异议,一般人可能会就此作罢,但是刘子明为了弄清其中的原因,还是拨通了鉴定机构的电话。
这份鉴定报告做了有一段时间了,其间还经过一审,谁都没有向鉴定机构核实过这个问题,工作人员表示要查查。没过多久,鉴定机构工作人员便打回电话,说鉴定报告中的蝗虫卵价值确实是按照公斤计算的,唯一疏忽的是没有将斤与公斤的换算过程在公式中体现出来。打消了疑虑,刘子明安心地合上了案卷。
有担当
2018年4月10日上午,秦皇岛中院宣判了一起备受社会关注的大气污染公益诉讼案,原告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绿发会),被告是秦皇岛方圆包装玻璃有限公司。案件的主审法官正是刘子明。
这起公益诉讼案源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4月,秦皇岛方圆包装玻璃有限公司因存在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玻璃窑炉超标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并拒不改正等行为,被环保部门分四次罚款共计1289万元。2016年,绿发会就该公司造成大气污染的行为提起了公益诉讼。
“这件案子刚到法院的时候,好多法官都觉得有压力,不愿意碰。”秦皇岛中院主管民一庭的副院长赵爱彬说,这起公益诉讼案确实复杂,谁都得在心里掂量掂量。赵爱彬找到刘子明,他一句多余的话都没说便接了。
刘子明在接手这起案件后,与参与审理的同事们详细制定了各个环节的工作计划,一些微小的细节他都不会放过。
由于这起案件涉及的知识太过专业,很多证据都要找专业部门进行鉴定,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为了争取诉讼时间,刘子明两次到北京绿发会进行协商。
在诉讼进行的过程中,方圆公司积极整改,加快了脱硝脱硫除尘改造提升进程,刘子明还多次到企业督促检查。就在诉讼进行期间,方圆公司的各项整改措施落实到位,取得了排污许可证。为此,刘子明专门组织了一次由原告专家团参加的现场鉴定会。经过鉴定考察,公司的整改得到了原告方专家的认可。
之后,刘子明又解决了赔偿款监管账户等诸多棘手问题。
巧断案
秦皇岛市某工厂为解决下岗职工生活问题,由下岗职工集资利用工厂的闲置土地建门市房,然后再由工厂以较低的价格出租给下岗职工经营。这样的经营方式持续了多年后,厂子为了增加收入,将门市房拆除建成了一个综合性的商场,之后整体出租给某公司统一经营。负责经营的公司找到了原来在此经营门市的下岗职工,要求他们按照商场的出租标准付费,这笔费用大大超过了之前工厂收取的租金。
租金过高引起了下岗职工们的不满,其中10名工人将工厂和负责经营的公司一起告到了法院,要求他们按原来与工厂签订的合同,向工人们低价出租商场摊位。基层法院一审驳回了工人们的诉讼请求。2016年,工人们上诉至秦皇岛中院后,案件分给了刘子明。
接到案件后,刘子明找到每位当事人座谈,了解他们的想法。这些工人们中有的愿意继续租商场的摊位经营,但是希望租金能够减少;一些人觉得与商场闹上了法庭,租了摊位也会受到排挤,想拿些补偿了事。
之后,刘子明找到了负责经营的公司,可公司态度非常强硬,表示不能降租金。刘子明又找到了工厂,并争取到了工厂领导的支持。他们分头做起了公司和工人的工作,最终工厂、公司、工人达成了和解协议。工人们愿意在商场经营的,可以低价租到摊位,不愿意经营的,商场将给予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