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胜利
1月13日清晨,下了一夜的小雪仍在继续,能见度不足百米的大雾笼罩着任丘大地。此时,任丘城东70公里外的长丰路发生了一起车祸:长丰村60多岁的殷某某遛弯儿时脚下一滑,跌倒在路边,两辆机动车几分钟内上演了拖带“接力赛”,致殷某某当场死亡。
任丘交警费尽周折,半个月的时间十几次往返现场及沿途村庄,夜以继日地调看、排查监控录像,终于将两名肇事逃逸驾驶人抓捕归案。2月1日,受害方为交警送来两面锦旗,感谢交警为此付出的艰辛。
疑点重重
1月13日清晨5时40分,任丘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事故八组组长边建国接到报警后,立即带上助手王玉浦和高志鹏,火速赶到事故现场实施勘查。
确认受害人已无生命体征之后,边建国发现了一个疑点:距离尸体南约100米处也有血迹。是移尸还是拖带?有没有两辆车肇事的可能?边建国不断思考着这些疑问。
同时接到报案的长丰镇派出所民警比边建国等人早到现场约半个小时,他们发现尸体南约400米处,有一路段上留有车辆拐弯调头又原路返回的痕迹。于是,民警调看了附近一处监控,但由于角度和光线问题,拐弯调头一目了然,很难确定车型,更无法看清车牌号码。另外,在事发地上行、下行路段调看了几处监控,也同样模糊昏暗,不能捕捉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在确认死者为长丰村殷某某后,边建国通知法医医院将尸体运回。返回交警大队,边建国立即向主管工作的副大队长王瑞宝作了汇报。
艰难排查
上午11时,由王瑞宝负责,边建国挂帅的专案小组成立,并在大队长崔伟民的办公室召开了案情分析和侦破动员会。崔伟民听过边建国的案情汇报后,眉头紧锁,沉思片刻说:“这个案子既没有线索,又是雪又是雾,光线差,监控排查起来费眼费时。但是,这起案子必须要破!”
当天下午,交警重返事发地,开始了艰难的排查。一连忙了5天,调看分析了20多处监控录像,基本理清了事故的全过程:受害人最先滑倒在A地,一辆车把他从A地拖带到B地甩掉,另一辆车又把他从B地拖带到C地甩掉,B地就是那摊血迹之处,从B地南行约300米又调头原路返回的那辆车应该是第二辆肇事车,将受害人托带至C地甩掉后向北逃逸。
既要抓住这第二辆车的影子不放,又要找到第一辆肇事车,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为确保按时破案,边建国向王瑞宝请求警力增援。
几名交警沿事发地上行、下行路段进行监控排查,同时走访了东郝村、西郝村、长丰、袁庄、寇村、金元村等六七个村庄,查看分析了30多处不少于200个小时监控资料,最终得出结论:第一辆车是一辆白色江淮厢货,第二辆车是一辆黑色比亚迪轿车。这是几名交警根据车辆轮廓和辨别经验作出的判断,但车牌照号根本看不清楚。再无捷径可走,只有笨办法了。于是,边建国等人除了要受理日常接警任务之外,决定对这两种型号的车辆进行筛网式排查,先从长丰周边的十几个村庄查起,如无发现,再扩大范围,就不信找不到它!
水落石出
结果远没有想象得那么复杂。仅两天时间,在周边村庄排查了20多辆车之后,这两辆嫌疑车终于浮出水面。两名驾驶人竟然是同村,都是东郝村的。几名交警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经过审讯,嫌疑人交代的事故经过与专案组当初的分析如出一辙:李甲驾驶的厢式货车把倒地的受害人拖带出约千米之后甩在路上。2分钟后,李乙驾驶的轿车又把他拖带了约300米时,他怀疑自己撞到了东西,原路返回却没有发现有任何异物,继续向北驶出约400米后,拖带的受害人再次被甩下。两辆车的行车时间、行驶路线及经过事发地的监控录像尽管模糊,但经过技术处理后已经完全可以确定为肇事车辆。
两名嫌疑人在证据面前承认了自己的作案事实,也愿承担责任,但一口咬定当时没有察觉,并非逃逸。在责任认定书上签过字之后,1月28日,为受害人凑了部分丧葬费后,李甲、李乙被刑事拘留。本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