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19年02月27日
往期报纸检索
分类检索
戒毒路上,脚步从未停歇
——记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一大队大队长赵媛
赵媛在指导戒毒人员进行康复训练。 李亚婧 摄

    □ 本报记者 王玉朝 张志青

    她,是女子戒毒所收治首批女戒毒人员的女民警;她,开设了“家属课堂”,为戒毒人员家属提供必要的戒毒知识储备,用亲情感召迷途的灵魂;她,挖空心思琢磨教育矫治的方式方法,在全队推行“三省六做”戒毒工作法;她,对待戒毒人员不歧视不放弃,细腻、温和,无微不至。她,就是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一大队大队长赵媛。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作为一线戒毒女民警,赵媛不仅有着女性特有的娴静、细心和认真,更有着巾帼不让须眉的胆识、干练和担当。她临危受命,成为全所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2013年4月,根据劳教职能向强制戒毒职能转型的需要,该所党委决定选择一个大队先行收治戒毒人员,并为其他大队陆续收治积累经验。

    吸毒人员由于长期吸食毒品,身体上或多或少都会有疾病,有的牙齿脱落,有的得上梅毒、肝炎等传染病。对于该所民警而言,这将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管理经验和方法可循。民警要零距离接触梅毒、肝炎等传染病的戒毒人员,怎么办?如果戒毒人员毒瘾发作控制不了怎么办?民警们没有任何心理准备,思想上顾虑重重。

    当时,赵媛是一大队主持工作的副大队长,论资历、论职务,她完全不必去当这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领导找到我,将这个任务交给我,我毫不犹豫地接下了。不是我没有顾虑,但总得有人去承担这项任务吧。”赵媛说,在准备接收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她和大队所有同事加班加点,查阅戒毒工作法律法规和理论知识,研究制定日常管理细则。同时,还协助管理科制定了《戒毒人员一日生活作息流程图》《戒毒人员守则》等规章制度,为大队顺利收治戒毒人员做足了准备。

    2013年5月24日,一大队顺利收治了第一批戒毒人员。清身安检、熟悉档案、摸排谈话、掌握动态、分班编队……一项项工作紧张有序地展开。工作间隙,赵媛首先想到的是抓基础强规范,她从抓内务规范和行为养成入手,综合运用个别教育、心理矫治、医疗戒治、康复训练等多种措施,努力提高大队戒毒管理水平。很快,收治的戒毒人员精神面貌有了很大改变。当年6月26日,一大队组织了教育矫治成果汇报展示,省禁毒办等有关部门领导对此给予充分肯定。

    挽救一个戒毒人员,就是挽救一个家庭

    王某,有着20年的吸毒史,大眼袋,黑眼圈,入所抽血检查时,连血管都找不到。2016年11月,王某被送进戒毒所时,情绪极不稳定。一天,她趁人不注意吞食了给她监测体温的温度计,企图以自残的方式离开这里,幸好抢救及时,脱离了危险。渐渐地,王某的戒断反应很厉害,尤其是牙齿疼痛难忍,一侧脸庞全肿了,吃不下,睡不着,夜里疼得常常大哭。

    赵媛深知,“爱”是干警与戒毒人员建立信任、打开其内心世界最管用的钥匙。不论什么时间,只要王某牙一疼,赵媛就帮她敷毛巾、敷冰袋,在吃药、输液期间,无微不至地照顾、关怀着她。

    (下转第2版)

分享到:
河北法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转载 
网址:http://www.hbfzb.com 数字报广告咨询
Copyright@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Server Form :河北法治报社 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