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19年02月22日
往期报纸检索
分类检索
让每一名求助者感受到法律温度
——记张家口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王婷燕

    □ 本报记者 梁燕

    通讯员    刘世臣

    她有一颗金子般的爱心,对需要法律援助的个人、家庭和群体施以关怀帮助,努力维护着每一名求助者的合法权益。她,就是张家口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王婷燕。

    雷厉风行打开工作局面

    2016年,32岁的王婷燕受命担任张家口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上任伊始,她很快摸清了全市法律援助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她以拓展法律援助服务渠道为突破口,在全省率先创立了“法律援助官方微信服务平台”,使群众利用手机微信免费享受到法律援助的各项服务资源。目前,全市所辖各县区法援中心都建立了相应的公共法律服务微信群,基本实现了县乡村三级覆盖。这一做法得到省司法厅的肯定。

    为了提升办案质量,她建立案件受理优配制度,指派案件时,充分考虑律师的业务专长、执业水平。为了做好法律援助案例库编写工作,她反复推敲取舍,选取50件典型案例,分门别类汇编成册,作为今后全市法律援助律师的办案指引。她在全市首次组织了法律援助案件评查工作,全程参与整个评估过程,亲自向各县区法律援助机构及具体案件承办人通报反馈评估结论……

    创新拓宽法律援助范围

    长期以来,刑事法律援助的重心一直在审判阶段,法院指定案件占绝大多数,公、检两家的案件明显偏少。这既不利于法律援助中心业务全面发展,又不利于犯罪嫌疑人权益的保障。在全面深化司法改革大背景下,王婷燕加大对侦查、审查起诉阶段的法律援助力度。在公检法成立法律援助工作站之际,她带领工作人员走进全市看守所、检察院,将一块块工作站牌子挂到墙上。

    2017年底,张家口市公安局向法律援助中心指定了一个聋哑人涉嫌盗窃的案件。由于侦查期限马上就快到了,又临近春节放假,办案民警很着急。得知情况后,王婷燕认为这是一个与公安衔接工作的好机会,便放弃休假,和同事对案件进行了分析研究,前往看守所会见犯罪嫌疑人。会见中,由于犯罪嫌疑人系聋哑人,无法正常交流,情绪也非常激动。王婷燕自掏腰包请了一名手语老师帮助翻译,详细了解了案情和犯罪嫌疑人的诉求。

    通过耐心的思想工作,犯罪嫌疑人表示愿意配合律师工作。王婷燕和同事又马不停蹄前往市公安局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案件有关情况。在全面了解案情和犯罪嫌疑人诉求的基础上,她及时向办案机关提供了法律意见书,确保了公安机关及时移送审查起诉,同时也维护了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竭尽全力帮助贫弱群众

    “五类人群”(老年人、妇女、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是社会贫弱群众的代表,是王婷燕重点关注的对象。她尽最大的诚意和努力去帮助他们。

    今年3月份,一位80多岁的老人打来电话咨询有关赡养的法律问题。虽然电话里援助律师对老人进行了解答,但王婷燕还是放心不下,带着中心的律师上门为老人提供帮助。因为几个子女互相推诿,都不愿意赡养老人,老人非常无助也非常悲伤。王婷燕召集几个子女,从法理情理上说服教育。通过3次上门调解,几个子女终于签订了赡养协议书,保证了老人的晚年生活。老人激动得双手一直颤抖,哽咽着对王婷燕说: “闺女,谢谢你们了,解决了我的一块心病啊!”

    2016年以来,在她的建议谋划下,法律援助中心陆续推出一系列措施,切实推进社会贫弱群众的维权工作。市福利院收养的一名10岁孤儿,因涉及一起遗产纠纷案被告上法庭。当市福利院联系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时,她当即启动应急机制给予援助,并亲自参与办案,带领律师一次次劝说证人作证,数次奔走于开发商和房管局之间,尽自己最大努力维护了这名孤儿的合法权益。

    在王婷燕的带领下,三年来,张家口市法律援助中心共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300多件,提供法律咨询5000多人(次),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00多万元。该中心被司法部授予“全国先进工作集体”称号。

分享到:
河北法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转载 
网址:http://www.hbfzb.com 数字报广告咨询
Copyright@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Server Form :河北法治报社 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