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建华
田瑞民是邯郸市公安局法医医院副院长,平日里平易近人的样子很难让人和影视剧里冷峻的法医形象联系起来。从事现场勘查和尸检工作,会遇到各种恶劣的条件,冬天冻得手指伸不直,夏天晒得头发蒙。田瑞民说:“尸体在哪儿,我就在哪儿,山里、水里、矿井里,不管严寒或者酷暑,只要案件需要,必须无条件地上。”从警25年来,他用手术刀和体温计等还原一个个事实真相。
让死者“开口”, 铁证下作案者无处遁形
2014年,临近春节,邱县发生了一起母子两人被杀的恶性案件。
田瑞民一行连夜赶赴现场。面对杂乱的案发现场,田瑞民有条不紊地展开了现场勘查。在进行尸检时,他发现死者的门齿严重松动,出于职业习惯,他将牙齿按回原位,没想到有了意外收获,发现对应处口腔黏膜没有破损,牙齿脱落的力量方向是向口腔外侧,他当即断定作案者被咬伤。经进一步检验,田瑞民在死者腹部发现血手印,提取后检验不是死者血迹,更进一步确定作案人在作案时已经受伤。
根据这一线索,民警确定了犯罪嫌疑人的逃跑路线,很快将其抓获。经DNA比对,血手印和该犯罪嫌疑人的一致,案件办成了一起无可翻供的铁案。
田瑞民说,死者虽然不能开口讲话,但他们总会用身体和周围的环境给法医留下讯息,顺着他们给的讯息一步步找到线索,抓住凶手,这是对死者最好的告慰。
为生者释疑,用行动还原事实真相
2013年9月,肥乡辛安镇某村唐某在自己家的在建楼房后夹道内死亡。侦查人员经过勘查和调查后,分析是意外事故,但家属情绪激动,不能接受,多次到公安局上访,要求立案,查明真凶。田瑞民接到支援请求后两次率队对现场进行勘查,并做通家属思想工作,同意解剖检验。
当时天气还很热,面对一个高度腐败的尸体,田瑞民连续工作了近3个小时,汗水顺着面颊、脊背淌下来,打湿了口罩、上衣和裤子。面对这样的工作场面,家属感动了,说:“你们得出的结论一定是对的,我们信。”
通过详细的尸体检验,田瑞民还原了事发现场:晚上唐某看工地时,不小心从在建的楼梯坠落到楼后的夹道,头部着地,造成枕骨大孔处骨折,颅脑损伤。颅脑损伤的伤者大都有一个短暂的清醒期,可以短距离移动,造成现场两摊血迹,其损伤外轻内重的特点也符合高坠伤特点。家属对最终的分析意见心服口服,疑问和猜测也都打消了。
“在案件侦破中充分发挥法医作用,能让犯罪分子接受法律的制裁,让家属疑点释然,我的内心就会充满成就感。”田瑞民认为这是法医最有魅力的地方。
练就火眼金睛,让造假者哑口无言
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多年来积累的工作经验,让田瑞民在法医鉴定方面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在法医损伤程度鉴定过程中,有一些人会弄虚作假,造作损伤。根据损伤的形态特征、部位等条件,田瑞民从法医专业的角度,总能准确地识别造作伤,使造假者不能得逞,使案件得以公平、公正地处理,使无辜之人免受不白之冤。
磁县一起打架案件中,伤者小指三节指骨粉碎性骨折,来鉴定时,已经做完手术,原始损伤的形态特征已经消失。凭借职业的敏感,田瑞民感觉伤情有疑点,一次损伤三节指骨粉碎性骨折,在打斗过程中很难形成,通过询问案发经过,伤者的陈述虽然有破绽,但是缺少确凿的证据。他随后仔细查阅了伤者的病历,发现写有“在磁县人民医院检查后到某医院治疗”。他立即联系派出所民警到磁县人民医院调查,把没有骨折的原始片子拿到伤者面前时,造假者哑口无言。
邯郸市公安局承担着全市的法医现场勘查、尸体检验任务,多时每年尸体检验达三四百个,少时也有一百多个,经常是从这个命案现场直接赶赴下一个现场。为了尽快给案件侦破提供依据,第一时间送检,在实验室加班到深夜,面对腐败的尸体一干就是几个小时,尸体的恶臭渗入衣服、头发中……这些都是田瑞民经常遇到的事情,但他从来不嫌臭,不嫌脏,不怕累。他认为,为生者权、为死者言,解读死亡密码、寻找证据、守护正义,是法医的神圣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