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海明
一觉醒来,已经是凌晨,忽然想起,昨天有件事情忘记了。
望着墙上的日历,昨天,是他父亲出殡之日。内疚之下,拿起手机又放下。毕竟天还没有亮,孩子也许还在睡梦中。
认识他是在网络上,尽管之前我们也曾见过一面。那是一个月前,我在信访接待大厅里,模糊地记得他和他的母亲。
引导员当时给我介绍说,他的父亲在夏天乘坐一辆“黑客运”从北京回来,路上出了车祸,不幸身亡。他的父亲是在下午收工后请了假,打算乘车回家为他办理助学贷款的。
本来贫穷的家庭,又出了这么一件天大的事情!“黑客运”无力赔付,他的父亲一直停在殡仪馆。那天,隐约记得,他的母亲满脸的泪水,孩子搀扶着母亲,没有哭,也没有说话。
我告诉他们,通过诉讼解决的事项不属于信访事项。但是,根据他家的情况,我们可以启动绿色通道,为他们申请司法救助。
之后,那个模糊的脸庞依旧模糊着。在我的印象中,孩子很文静,也很礼貌,但是透过他面部的表情,我能深深感受到他内心的无助和悲伤。毕竟,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有过失去父亲那种犹如天塌的感觉。
我想到了我病故的父亲,想到了那些个苦寒的日子,想到了母亲含着眼泪颤抖着双手交给我借来的学费,想到了母亲带着笑容噙着泪水的脸庞。
我不能自已,我需要为孩子做些事情!就在那个凌晨,我为他们拟写了捐款倡议,决定为他们发起爱心救助,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帮助。
一石激起千层浪。爱心朋友们听到了他家的情况,纷纷慷慨解囊,两个小时筹集了近6000元。次日上午,我们爱心社员代表赶到了他们租住的房子。
他为父亲办理了殡仪馆的手续后回到了学校,家里只有他的母亲和上初中的妹妹。他的母亲很瘦弱,也很憔悴。看到我们进来,他的母亲拭去了脸上的泪水,将我们迎进了那个只有一堂一屋的土屋。
我们将爱心善款交给了他的母亲。顿时,屋子里除了抽噎还是抽噎。他的母亲,紧紧握着我们的手,那一刻,我深深地感觉到,一个无助的、孤儿寡母的家庭是多么需要他人的安慰,哪怕是一句宽慰的话语。
七天前,司法救助款办了下来,他也从学校赶了回来,他的父亲需要入土为安。
那天上午,他和他的母亲来到了信访局,还是在接待大厅,他和母亲通过我向所有爱心人士表示谢意。末了,他告诉我,他们准备为父亲发丧。我分明感觉到,他们需要一个支撑,我也决定了,在他父亲发丧期间,一定去看看他的父亲,权且送他父亲最后一程。
我怎么就忘了呢?我深深地自责着。就在这个东方飘白的早晨,我依稀看到了他:迎着朝阳,擦干眼泪,告别昨天,启程在前途光明的大道上……
(作者单位:蔚县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