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瑜,邢台市公安局桥东分局食药大队副大队长,从警13年,荣获2017“美丽邢台·最美政法干警”、2018年“最美河北人”、首届全省公安机关“食药安保专家人才”等荣誉,荣立个人三等功4次;主侦的案件中,办结率、捕诉率均达到100%。
□ 文/图 张建林 谌璐
他能从180多万条微信聊天中,甄别出不到100条有用的破案信息;用一年半时间,厘清涉嫌制售假药的5层架构,并掌握犯罪网络的细枝末节;熟记90多种食品添加剂的化学分子式以及使用标准;对涉及职业的法律知识有着近乎痴迷的获得欲望,他是战友眼里的“活字典”“工具书”……
面对新课题 他求知若渴
见到王瑜的时候,身高1米8的他正在“快检室”里忙乎着:戴着眼镜、穿着白大褂、手里拿着量杯,透着干练和睿智,就像一位学者。
“其实,好警察就应该是一个学问家。你一生可以换多个警种,而每个岗位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知识点,要想更好地履职尽责,就得把业务知识融会贯通。否则,就是个糊涂虫。”王瑜笑了。
四年前,王瑜也是个“生手”。那时他从法治科调到食药大队,刚刚接触相关业务就觉得“这水深了去了”。
于是,他啃读食药法条和行业标准,向食药监和检测机构老师求教,在试验室跟着专家具体操作,熟悉取样和数据处理等流程,熟练掌握食品快检技术。
“王瑜勤于思考,爱钻研,善于啃‘硬骨头’、办‘新案件’,参加食药工作四年以后,每起案件都完美收官。”分局副局长郭平说:“他在战友眼里,就是‘活字典’‘工具书’‘问不倒’。”
近年来,王瑜撰写的《打击网络销售假药犯罪办案指引》论文,荣获第六届中国警学论坛论文二等奖和邢台市社科联优秀成果三等奖。2018年9月,他被评为全省首批“食药安保专家人才”,并纳入全省食药安保系统“人才库”。
面对新对手 他从容应战
干一行爱一行,王瑜不是说说就完,而是践行。
2015年开春,王瑜通过关注微信、陌陌、QQ平台,发现“创美名媛”在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情况下,从事注射美容等医疗美容服务。他立即扮作一个爱美女人向“创美名媛”进行各种“咨询”。
“你咋总问些女人的事情?!”爱人无意中看到王瑜的聊天记录,还很生气……话一说开,“夫妻侦查档”便宣告成立,身为大学副教授的妻子,不但主动进入可疑美容场所“刺探情报”,还帮着翻译获取的美容药剂的外文标识。
经过一年半的努力,王瑜通过研判侦查,成功厘清“邢台张某等销售假冒美容针剂案”的5层犯罪架构,掌握了犯罪网络的细枝末节。
酷暑时节气温高达40摄氏度,王瑜带队去杭州取证。三九严寒时候,他带队到滴水成冰的沈阳、哈尔滨收网……2016年10月,王瑜和同事成功侦破“邢台张某等销售假冒美容针剂案”,抓获犯罪嫌疑人5人,查扣假冒美容针剂1.2万余盒和15万余份假药包材,涉案价值1200多万元。
四年多来,王瑜主侦的300余起案件中,办结率、捕诉率高达100%,在全市食药安保评比中始终名列前茅。
面对嫌疑人 他将心比心
在维护食药安全的战线上,打击是手段,预防才是根本。
“你用有害的东西蒸包子赚钱,你不吃自己做的东西,你就不吃别人做的东西吗?”王瑜在侦破“某某包子”连锁加盟店食品犯罪案件时,面对嫌疑人葛某某的狡辩,用将心比心的策略攻破了对手的心理防线。“‘食’字怎么写,上面站着‘人’,下面是个‘良’字。这里面的道理再浅显不过了,就是有良心的人才配做食品、卖食物!”
在王瑜用道理攻心、用证据夹击的攻势下,葛某某终于交代大量使用含铝添加剂的犯罪事实——该案成为全市公安机关办理的首例面制品铝超标案。2014年,王瑜先后破获面制品铝超标案件1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0人。
2018年4月初,王瑜在利用食品快检室风险抽测时,发现多份熟肉样品亚硝酸盐超标——亚硝酸盐是一种剧毒致癌物,能使血液中正常携氧的低铁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因而失去携氧能力而引起组织缺氧,食用0.2-0.5克即可引起中毒,3克即可致死,还能致胎儿畸形。
经过十余天辛劳,王瑜和战友们熬夜加班,最终摸清了多个生产、销售有害熟肉的窝点。4月16日,警方将一辆满载熟食运输车截获,控制了嫌疑人王某某,并在其操作间橱柜夹层内缴获一袋20公斤装的亚硝酸盐。
“这些熟肉都是喂狗的,亚硝酸盐也是用来做试验的……”王某某似乎早有准备。
“你吃到有毒有害的食物,你会骂娘。别人吃了你做的这些有毒的熟肉,也会骂你的娘!”王瑜的话一下子击中了对手残存的良知。
在此次行动中,王瑜和战友们排查熟肉作坊45家,对136批熟肉进行食品快速检测,移送检测机构30批次。对发现瘦肉精、亚硝酸盐超标的违法行为,行政处罚11起,刑事立案3起,刑拘2人,逮捕1人,案件都成功起诉,有效净化了全市熟肉制品市场。
入职公安食药保卫系统四年多来,王瑜先后捣毁食品、药品生产黑窝点50个,打击处理犯罪嫌疑人60名,为人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000余万元。